-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楚乡(chǔ xiāng)的意思:指楚国,也用来形容乡村的景色美丽。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凝霜(ní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冷静、淡泊、清雅。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曙光(shǔ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第一缕阳光,也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亭吏(tíng lì)的意思:指贪污受贿的官吏。
无辞(wú cí)的意思:没有言辞、不说话、无话可说
鸳行(yuān xíng)的意思:形容夫妻或情侣同行,相互依偎,亲密无间。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 注释
- 累职:指连续升职或任职的情况。
柴桑:古地名,陶渊明的故乡。
楚乡:指楚地,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地。
一船灯照浪:描绘夜晚船只上的灯火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两岸树凝霜:形容深秋时节,树枝上凝结的霜冻。
亭吏:管理驿站的小官吏。
趋:疾走,快速行走。
寒雾:寒冷的雾气。
敛曙光:曙光减弱,指早晨即将过去。
无辞:不再推辞。
折腰: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示屈身事人。
仲德: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字或者朋友的字,仲是古代男子的排行,德是品德。
鸳行:比喻同僚或同仕的行列,鸳鸯常成对出现,寓意和谐共事。
- 翻译
- 职务累积比得上柴桑的陶渊明,清秋时节我来到了楚地。
一叶扁舟灯火照着波浪,两岸树木凝结着白霜。
驿亭小吏在寒冷的雾中忙碌,山城的黎明渐渐收敛了曙光。
不再推辞官职长久地劳心,期待在仕途上与贤能之士比肩同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送别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 这两句点明了季节和地点,"累职"指的是连续的工作或使命,而"比柴桑"则是比喻用语,比喻任务之重。"清秋"则描绘了一种凉爽而明净的气氛,而"入楚乡"则是说进入了楚地,即古时的湖南和湖北一带。
“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 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夜行舟中之景。"一船灯"在黑暗中显得分外孤独,而"照浪"则增添了一种温暖与希望的色彩。"两岸树凝霜"则描绘了秋夜的寒冷,霜冻在树枝上形成了一层白色的冰花,让人不禁感到一种萧瑟。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 这两句则通过对官吏和山城景象的描写,表现了早晨送别时的寂寞与凄凉。"亭吏"指的是管理亭障的小官,而"趋寒雾"则是形容他们步行在早晨的薄雾之中。"山城敛曙光"则描绘了山城在拂晓时分收敛着微弱的阳光,给人一种期待与等待的情感。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无辞"意味着没有言语可以表达内心的沉重和不舍,而"折腰"则是形容长时间地站立送别,显得疲惫不堪。"仲德在鸳行"中的"仲德"应指乐平苗明府,而"鸳行"则是比喻友人离去的样子,如同鸳鸯分飞一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