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径山》
《上径山》全文
清 / 宋大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忽在白云上,如浮沧海中。

云消常作雪,天近但闻风

谁问栖禅宅,曾为避暑宫。

道人偏笑客,何事入寒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栖禅(q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者在修禅时,身心完全融入到禅定中,达到极致的安宁和宁静状态。

闻风(wén fēng)的意思:指听到某人或某事的消息,立即有所行动或作出反应。

云上(yún s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或人物处于高处,超越常人,非常出众。

作雪(zuò xuě)的意思:指以自己的行为或言语来模仿或效仿别人,特指效仿别人的坏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径山所见的景象,以轻盈飘逸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环境。首句“忽在白云上”写出了登山时仿佛置身于云端的奇妙感觉,形象生动。接着,“如浮沧海中”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海上孤舟,进一步强化了山势的高远和自身的渺小。

“云消常作雪”暗示了山间气候多变,云散后可能降下雪花,增添了山景的神秘与清冷。而“天近但闻风”则通过听觉,传达出山中宁静,只有风声相伴的寂静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山的历史联想,“谁问栖禅宅,曾为避暑宫”,暗指此地曾是僧侣修行或古代帝王避暑的地方,增加了径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后一句“道人偏笑客,何事入寒空”,道人嘲笑诗人的来访,似乎在说为何要冒着严寒来这高寒之地,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径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的追求。

作者介绍

宋大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九日三首·其三

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

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

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

(0)

梦中作后两句前句觉后足成皆梦中所见也

山南山北是人家,红杏香中日未斜。

传语春风能几日,慎无吹折最高花。

(0)

种松二首·其一

寿张种漆将为器,假用终能及里闾。

我植青松期偃盖,苍然相对雪霜馀。

(0)

送何子温提刑奉使江东

奉使江东知几春,此行重驾赤车轮。

青绫故被留归我,白发祠郎便乞亲。

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莼。

宦途出处何须较,且与庐山作主人。

(0)

回首重阳嗟。

(0)

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其一

与子艺兰九畹,胜渠赐璧一双。

更碾春风白雪,同看明月清江。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