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民国元年革新制度开学谒圣初用鞠躬礼诗以志感·其一》
《民国元年革新制度开学谒圣初用鞠躬礼诗以志感·其一》全文
清 / 郑国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后时谒圣,拜跪恐人看。

制度更新日,威仪率旧难。

春风频送暖,晓日尚馀寒。

反古非计问心且可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反古(fǎn gǔ)的意思:违背古代的风尚或传统。

非计(fēi jì)的意思:不计较,不计较得失

更新(gē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可指更新换代。

后时(hòu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的时候。

率旧(lǜ jiù)的意思:指按照旧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求改进。

频送(pín sòng)的意思:频繁地赠送或送礼物。

且可(qiě kě)的意思:表示事物暂时可以接受,但还需进一步考虑。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问心(wèn xīn)的意思:指自问自答,心里明白。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新日(xīn rì)的意思:新的一天

谒圣(yè shèng)的意思:拜访尊贵的人物或圣人

制度(zhì dù)的意思:制度是指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行为而制定的一套规则和程序。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复杂情感。首联“后时偷谒圣,拜跪恐人看”,描绘了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传统礼仪的犹豫与矛盾心理。他们试图在遵守古老习俗与适应新时代要求之间寻找平衡,既担心被外界误解或嘲笑,又难以完全割舍对传统的尊重。

颔联“制度更新日,威仪率旧难”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冲突。随着新制度的推行,人们不得不面对如何在保持尊严的同时,适应变化的挑战。这不仅是对个人习惯的考验,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刻反思。

颈联“春风频送暖,晓日尚馀寒”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社会环境的变化。春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代表着变革带来的生机;而晓日则暗示着黎明前的黑暗,提醒人们尽管前景光明,但仍需面对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这一联巧妙地表达了变革过程中既有进步的喜悦,也伴随着不确定性和寒冷的现实。

尾联“反古原非计,问心且可安”总结了诗人对变革的态度。他认为彻底否定传统并非明智之举,而是在坚守内心道德准则的基础上,灵活应对时代变迁。这一观点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与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强调了在变革中保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中的个体感受,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碰撞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在变革中寻求自我定位与社会和谐的努力。

作者介绍

郑国藩
朝代:清   字:晓屏   号:似园老人   籍贯:潮州

郑国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晓屏,号似园老人。潮州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郑国藩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猜你喜欢

江馆三首·其三

连云草树纵横幕,点水凫鸥黑白棋。

日晏厨烟青一穗,暑馀窗雨暗千丝。

饱闻杨恽生行乐,懒赋张衡我所思。

软碧会须连月占,恣看飞楫界琉璃。

(0)

江馆三首·其二

无尘一境好仙去,有梦九秋应鹤知。

弱筱婵娟藏别坞,野荭高下补疏篱。

秫田百亩堪供酒,脍手千刀间忆鲻。

未愧镜湖誇贺监,聊将星管觅桓伊。

(0)

和安中铁柱留题

隐然平地起嶙峋,千古舂波此与濒。

九牧贡金殊夏后,三泉下锢笑秦人。

力回坤轴阴机壮,妙洒银钩榜墨新。

欲识当年镕铸意,莽芦终恐更非真。

(0)

夜泊建溪丰乐驿前三首·其一

坐看云叶洗昭回,磴束天仙玉宇开。

水染东瓯清到骨,客伤南浦酽于醅。

雪萌正荐浇酲笋,粉色浑藏艳眼梅。

稍觅暗芳窥熠耀,更从白石认毰毸。

(0)

试院次韵奉酬赵达夫记室惜春之什·其一

风酣雨软袅檐丝,端负吾人痛饮师。

使者岭梅传信远,王孙芳草怨归迟。

酿成紫府无端梦,开到朱栏第几枝。

欲问东君挽流转,颠狂好在曲江诗。

(0)

莆田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直东无际海,万水自朝宗。

沃日才分爝,浮天亦荡胸。

吐吞何楚越,冗长到鱼龙。

好在乘桴客,吾安议适从。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