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塞书难寄,孤舟月更明。
棹歌听自短,几处夜猿鸣。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不落(bù là)的意思:不倒下、不陷落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黄牛(huáng niú)的意思:指靠非法手段谋取暴利的人。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白帝城(bái dì chéng)的意思:白帝城是指位于中国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山城,也用来形容一个坚固的城池或防御工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黄牛峡停留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春到黄牛峡”,点明时节与地点,暗示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这峡谷之中。接着“江辞白帝城”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感,仿佛江水在告别白帝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楚云高不落,巴水去无声”两句,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云层高耸、静止不动,而巴水则悄然流淌,没有丝毫声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种静谧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思绪相映成趣,引发了对远方和孤独的感慨。
“绝塞书难寄,孤舟月更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思乡之情。远离家乡的诗人,面对着明月下的孤舟,不禁感叹起书信难以传递的无奈,以及孤独漂泊的境遇。这里的“绝塞”不仅指地理位置的偏远,也暗含了诗人情感上的隔阂与孤独。
最后,“棹歌听自短,几处夜猿鸣”以棹歌声的断续和远处夜猿的哀鸣,再次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主题。棹歌声的短暂与夜猿的哀鸣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将诗人的思绪推向了更深的境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和家乡的深深思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
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
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
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西游无旧识,何处寄吟身。
客路秦关暮,乡心海树春。
河涛行不尽,岳翠望空新。
早晚回孤锡,东浮结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