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牙摧不展,鸟舌噤应多。
变令已为失,易消如未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许待制春雪》,描绘了春雪纷飞的情景。首句“密雪犯阳和”形象地写出雪花密集侵扰着春天的温暖气息,暗示了冬末春初的气候转变。次句“寒阶覆短莎”进一步描绘了雪花覆盖在台阶和矮草上的景象,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画面。
“条牙摧不展,鸟舌噤应多”两句,通过写植物枝条因雪压而无法舒展,以及鸟儿因寒冷而少鸣,展现了雪的严寒影响。接着,“变令已为失,易消如未苛”表达了春雪虽带来变化,但很快就会融化,仿佛并未给大地带来过多的困扰。
最后两句“桃花禹门水,早晚见通波”以桃花盛开的季节和禹门(传说中的黄河之门)的流水相映,暗示春雪过后,万物复苏,河水将重新畅通,寓意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雪的景象,既有对自然的生动刻画,也寓含了对季节更替的哲理思考。
思量世事,几千般翻覆,是非多少。
随分随缘天地里,心与江山不老。
道在天先,神游物外,自有长生宝。
洞门无锁,悄无一个人到。
一条柱杖横肩,芒鞋紧峭,正风清月好。
惊觉百年浑似梦,空被利名萦绕。
野鹤纵横,孤云自在,对落花芳草。
来朝拂袖,谁来南岳寻我。
云接苍梧,山莽莽、春浮泽国。
江水涨、洞庭相近,渐惊空阔。
江燕飘飘身似梦,江花草草春如客。
望渔村、樵市隔平林,寒烟色。方寸乱,成丝结。
离别近,先愁绝。便满篷风雨,橹声孤急。
白发论心湖海暮,清樽照影沧浪窄。
看明年、天际下归舟,应先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