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忧危集,终然计虑非。
- 鉴赏
这首诗《江上有怀》是宋代诗人萧立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思绪万千的情境。
首联“冻雨年催尽,羁愁梦作归”,开篇即点明了环境与心境。冻雨的寒冷仿佛在催促着一年的结束,而内心的羁旅愁绪却在梦中化作了归家的渴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风尘双鬓短,宇宙寸心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风尘仆仆的生活使得诗人的鬓发显得更加稀疏,仿佛岁月的痕迹在不断地侵蚀着他的身体。同时,“宇宙寸心微”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渺小感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暗示了他在外漂泊的艰辛与无奈。
颈联“长此忧危集,终然计虑非”,揭示了诗人长期在外的忧虑与不安。他担心长久的漂泊会带来更多的困扰和问题,同时也反思自己过去的计划和考虑是否正确。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
尾联“甲裳生已免,未得怨无衣”,以甲裳(古代将士穿的铠甲)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豁达态度。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他也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没有抱怨没有衣服可穿的境遇。这既是对自身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也是对生活困境的一种超脱。
整体来看,《江上有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人生、命运和自我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的思乡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鸣鹤遗音.苏武慢·其四并序
芳草纤纤,游丝冉冉,可爱地晴江碧。
世事浮云,人生大梦,岐路谩悲南北。
漉酒春朝,步蟾秋夜,却忆旧时巾舄。
问故园、何日归欤,松菊已非畴昔。
谁似我、十亩柔桑,千头佳橘,饱有绿阴朱实。
溉釜烹鱼,饭疏饮水,胜咀绛霞琼液。
鸟倦知还,水流不竞,乔木且容休息。
喜闲来、事事从容,睡觉半窗晴日。
水调歌头
春色去何急,春去尚微寒。
满地落花芳草,渐觉绿阴圆。
马足车尘情味,暑往寒来岁月,扰扰十余年。
赢得朱颜老,孤负好林泉。宝装鞍,金作镫,玉为鞭。
须臾得志,纷华满眼纵相谩。
功名自来无意,富贵浮云何济,于我亦徒然。
万事付一笑,莫放酒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