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其六》全文
- 注释
- 老僧:指代年长的僧人。
分袂:分离,告别。
倏:忽然,很快。
三年:过去的时间单位,表示很长一段时间。
芳池:美丽的池塘。
跃:跳跃。
翠泉:碧绿的泉水。
新叠:新近叠加的。
两山:两座山。
都未识:都没有见过。
北堂:指某个北方的房间或建筑。
引看:带领观看。
更东偏:更往东边去。
- 翻译
- 老和尚与我分别已经三年,还记得当年池塘中鱼儿跃动的绿色水波。
现在的新叠两座山我还未曾见过,他引领我去北堂,再向东边走看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名为《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其六)》。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老僧分袂倏三年,犹记芳池跃翠泉。"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老僧在三年前分发袈裟的情景,并且还记得当时的美好场景——“芳池跃翐泉”。这里,“芳池”指的是充满花香的水池,而“跃翠泉”则是清澈见底、像翡翠般清新的泉水。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新叠两山都未识,北堂引看更东偏。"
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对于新近经历的两个山头尚且不熟悉,而“北堂”一词暗示了一种向导或引领的意味,可能是指朋友或知己在带领他去新的地方探索。最后,“更东偏”表达了继续向东方偏僻的地方前进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新旧经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以及与友人的情谊交织在一起。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