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菲杂咏二十八首·其十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仁爱的理解与实践。首句“为仁谁不吝锱铢”,开篇即点明了仁爱之行,无论大小,皆需付出,体现了仁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接着,“祇是劳工与贩夫”一句,将仁爱的实践对象扩大至普通劳动者,强调了仁爱不分贵贱,人人皆可为仁,体现了广泛性和普遍性。
“休怪陶朱悭一拔”中,陶朱指的是范蠡,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商人,后世常以其智慧和财富闻名。此处借陶朱的吝啬形象,反衬出诗人对仁爱行为的理解与宽容,认为在追求仁爱的过程中,偶尔的节俭或“吝啬”并不值得责怪,体现了对仁爱行为的深刻理解与包容态度。
最后,“早经通籍作番奴”一句,可能暗含了对某些人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仁爱实践者的一种敬意,即他们即使在物质上有所牺牲,也能够坚守仁爱之道,成为真正的“番奴”(这里可能是指精神上的贵族),体现了对仁爱实践者高尚品质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深刻探讨了仁爱的本质与实践,既展现了仁爱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又强调了在追求仁爱过程中应保持的宽容与理解态度,以及对真正践行仁爱者的高度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四首·其三
蕊倦群按霓裳,冰肌不染人间暑。
宿酲初解,秾妆净洗,嫣然笑语。
抱月生香,凌波弄影,晚凉微步。
自移根玉井,芳心更淡,只合向,瑶台住。
十里明珰翠羽,最难分,野塘鸥鹭。
棹歌声里,云鬟荡桨,烟笼似雾。
莫遣西风,片时吹作,碎琼飞舞。
爱秋容艳绝,一枝开近,蓼花红处。
客有自关辅来言秦民之东徙者馀数十万口携持负戴络绎山谷间昼餐无糗糒夕休无室庐饥羸暴露滨死无几间有为秦声写去国之情者其始则历亮而宛转若有所诉焉少则幽抑而悽厉若诉而怒焉及其放也呜呜焉愔愔焉极其情之所之又若弗能任焉者噫秦予父母国也而客言如是闻之悲不可禁乃为作商歌十章倚其声以纾予怀且俾后之歌者知秦风之所自焉·其四
灞水河边杨柳春,柔条折尽为行人。
只愁落日悲笳里,吹断东风不到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