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却:转折,表示遗憾。
恨:遗憾,不满。
婵娟:指月亮,也常用来代指美女。
两处:两地,分开。
清尊:清酒,这里指中秋佳节的美酒。
共:一起分享。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翻译
- 已经两年没有到上面游玩了,今天又重新提起旧时的话题。
只可惜明月此刻各自在两地,我们无法共享同一轮中秋美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所作,题为《子京又以长篇告别值予欲出一绝谢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分离的遗憾和对共同赏月的美好回忆。"两年不作上方游"说明诗人与朋友已有两年未有机会一同游玩,而"一日重寻旧话头"则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情谊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却恨婵娟成两处"中的"婵娟"常用来指代月亮,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不能与友人在中秋佳节共享明月的遗憾,"清尊无分共中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暗示了他们虽然身隔两地,但对团圆的中秋佳节仍然心存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寓离别之愁于对月圆人团圆的向往之中。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短歌行
昨日旧谷没,今日新谷升。
壮年不肯住,衰年日凭凌。
日月行于天,江河行于海。
海水不复回,日月肯相待?
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
死亡不能免,安有却老方。
仙人郑伯侨,于今在何方?
尔骨苟未朽,蝼蚁生肝肠。
独有令名士,可以慰情伤。
踏灾行
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毵瘦如鬼;
晓来扶向官道傍,哀告行人乞钱米。
时予奉檄离江城,邂逅一见怜其贫;
倒囊赠与五升米,试问何故为穷民。
老翁答言听我语,我是东乡李福五。
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延祐七年三月初,卖衣买得犁与锄;
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输官租。
谁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绝无潮又竭;
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
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
数车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涂。
官司八月受灾状,我恐徵粮吃官棒;
相随邻里去告灾,十石官粮望全放。
当年隔岸分吉凶,高田尽荒低田丰;
县官不见高田旱,将谓亦与低田同;
文字下乡如火速,逼我将田都首伏;
只因嗔我不肯首,却把我田批作熟。
太平九月开旱仓,主首贫乏无可偿;
男名阿孙女阿惜,逼我嫁卖陪官粮。
阿孙卖与运粮户,即日不知在何处;
可怜阿惜犹未笄,嫁向湖州山里去。
我今年已七十奇,饥无口食寒无衣;
东求西乞度残喘,无因早向黄泉归。
旋言旋拭腮边泪,我忽惊惭汗沾背。
老翁老翁无复言,我是今年检田吏。
《踏灾行》【元·袁介】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毵瘦如鬼;晓来扶向官道傍,哀告行人乞钱米。时予奉檄离江城,邂逅一见怜其贫;倒囊赠与五升米,试问何故为穷民。老翁答言听我语,我是东乡李福五。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延祐七年三月初,卖衣买得犁与锄;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输官租。谁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绝无潮又竭;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数车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涂。官司八月受灾状,我恐徵粮吃官棒;相随邻里去告灾,十石官粮望全放。当年隔岸分吉凶,高田尽荒低田丰;县官不见高田旱,将谓亦与低田同;文字下乡如火速,逼我将田都首伏;只因嗔我不肯首,却把我田批作熟。太平九月开旱仓,主首贫乏无可偿;男名阿孙女阿惜,逼我嫁卖陪官粮。阿孙卖与运粮户,即日不知在何处;可怜阿惜犹未笄,嫁向湖州山里去。我今年已七十奇,饥无口食寒无衣;东求西乞度残喘,无因早向黄泉归。旋言旋拭腮边泪,我忽惊惭汗沾背。老翁老翁无复言,我是今年检田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667c6a3053b2e014.html
瓜步夜泊
千里长江雨乍晴,江头灯火夜深明。
为报高楼莫吹笛,故园东望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