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断岸(duàn à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岸边因水势猛烈而决裂的现象,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借箸(jiè zhù)的意思:指借用他人的筷子,比喻依赖他人的力量或才能。
辽右(liáo yòu)的意思:辽右是指中国古代的辽东和河右地区,也代指辽宁和河北两个省份。在成语中,辽右代表两个地方的人民。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青莎(qīng shā)的意思:形容草木青翠蓬勃的样子。
戎机(róng jī)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的机智和谋略。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郭长清的《登孤竹城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首句“槛外波光静不流”以静谧的水面反衬出孤竹城楼的孤独,夕阳斜照下的城郭显现出秋日的萧瑟与万家灯火的温暖。接下来的“青莎断岸人呼渡,黄叶西风客倚楼”描绘了渡口边人们忙碌的生活和游子在秋风中倚楼远眺的寂寥心情。
诗人进一步感慨“辽右山河千古壮”,辽阔的北方山水展现出永恒的雄浑气势,然而“燕南烽火几时休”又揭示了战乱未息的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最后两句“戎机无与书生事,惟愿群公借箸筹”表达了诗人作为书生无法直接参与战事,只能寄希望于朝廷决策者们能深思熟虑,为国家安宁出谋划策。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官直舍有木犀一株盛开与余脩竹惟隔屏墙尔暇日因共言清香绿阴不妨相过异时亦是一段佳话遂成小诗
小山丛桂隔墙阴,曲槛脩篁别作林。
芳意不孤符有德,寒梢相近本无心。
春多得地生何幸,岁晚为邻分益深。
赖有高人发佳致,因成盛事寄微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