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那(ā nà)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关系密切。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防边(fáng biān)的意思:防止边界失守,保卫边疆。
接连(jiē lián)的意思:连续不断地接续或发生。
金城(jī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稳固的立场。
鸣鞭(míng biān)的意思:指赶车或骑马时鞭子发出响声,比喻号令传达到位,行动迅速有力。也可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
生烟(shēng yān)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烟雾腾腾的样子。
守德(shǒu dé)的意思:守德指的是遵守道德规范,保持良好品行和道德操守。
徒说(tú shuō)的意思:徒劳地说,没有实际行动,只是空谈。
无藉(wú jiè)的意思:没有借口或理由
洗兵(xǐ bīng)的意思:指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羊肠(yáng cháng)的意思:羊肠是指细长的肠子,用来形容曲折、绵长的道路或文字。
玉叠(yù dié)的意思:指珍贵的玉石叠加在一起,比喻事物非常宝贵、珍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联“断戍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以“断”、“颓”、“连”等字眼描绘了居庸关城墙的残破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徒说固防边”则表达了对过去坚守边疆的英雄们的怀念与感慨。
颔联“洗兵玉叠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运用了“玉叠”、“金城”等意象,分别象征着居庸关的雄伟与坚固。通过“曾无藉”、“信不穿”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居庸关防御功能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英雄们忠诚与勇敢精神的赞美。
颈联“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描绘了居庸关周围的自然景色。泉水从石头间流出,发出悦耳的声音,周围环境显得格外清冷;而当太阳升起,山峰被温暖的阳光照耀,仿佛要生起轻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尾联“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以“鸣鞭”、“羊肠道”等形象,描绘了居庸关附近的乡村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通过“可较前兹获有田”的疑问,诗人似乎在思考,这样的田园生活是否比过去的战争与动荡更为宝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居庸关及其周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书
世上纷纷竞奇巧,人人自巧不知宝。
此巧本不属思为,妙质融融复皓皓。
天地万象罗其中,纵横变化无时穷。
珠璧隐现光错落,丹青组织花珑葱。
有时六出不停剪,有时柔茵铺地遍。
有时飞空调羽商,嘈杂间关声百啭。
千态万状难形容,欲著一语迷西东。
宣尼但说不可见,后学强名造化工。
我欲从渠问谁造,不觉低头发长笑。
且不可见那可言,春秋冬夏无非教。
重阳
商飙惊秀木,松桂不受秋。
萸菊有光辉,芬芳满金瓯。
古来贤达人,逢时聊解忧。
龙山孟参军,帽落初不羞。
东篱陶徵士,得酒更何求。
若人不常有,至今称风流。
节物自尔殊,生灭同一沤。
浮世梦幻身,适意是良谋。
山翁未尝乐,而亦未尝愁。
吾独可奈何,任渠自悠悠。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