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四 夜 观 月 张 氏 楼 宋 /林 一 龙 只 隔 中 秋 一 夕 间 ,蟾 光 应 未 少 清 寒 。时 人 不 会 盈 虚 意 ,不 到 团 圆 不 肯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不会(bú huì)的意思:不会表示不会做某事或不懂某事。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蟾光(chán guāng)的意思:指月光或明亮的光线。
光应(guāng yìng)的意思:指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未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和真相。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团圆(tuán yuán)的意思: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虚意(xū yì)的意思:形容言辞空洞、不切实际。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盈虚(yíng x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变动,时而盈满,时而空虚。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翻译
- 仅仅相隔中秋的一夜之间,月光应该还未减少那份清冷之感。
当世人未能理解月亮盈亏的深意,不到满月就不会去欣赏。
- 注释
- 只隔:仅仅。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一夕间:一夜之间。
蟾光:月光,这里指代月亮。
应未少:应该还未减少。
清寒:清冷、寒冷。
时人:当时的人们。
不会:未能理解。
盈虚:月亮的盈亏变化,比喻事物的盛衰。
意:深意。
到:到达。
团圆:满月,象征团聚。
肯:愿意。
看: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一龙的《十四夜观月张氏楼》,描绘了诗人中秋节夜晚在楼上赏月的情景。首句"只隔中秋一夕间"表达了时间之短,距离中秋之夜仅剩一夜,暗示了诗人对团圆的期待。次句"蟾光应未少清寒"中的"蟾光"指代明亮的月光,"清寒"则描绘了月色的冷寂,暗含了诗人对月夜孤寂之感。
"时人不会盈虚意"一句,"盈虚"寓指月亮的圆缺变化,诗人借此表达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起伏,暗示人们往往在不如意时才更加珍惜团聚。最后一句"不到团圆不肯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只有在中秋这样的团圆时刻,人们才会更加关注那轮明月。
整首诗通过中秋赏月这一传统题材,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既有对月夜美景的欣赏,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