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竹(bān zhú)的意思:指有斑纹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有所不同。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邈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无法接触或理解。
七贵(qī guì)的意思:指七种具有权势、地位或财富的人物。
五侯(wǔ hòu)的意思:指五个诸侯国的统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贵族。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五侯七贵(wǔ hóu qī guì)的意思:指古代官职名号中的五侯和七贵,泛指各种封爵和官职。
- 鉴赏
这首《偷声木兰花·题关东席端伯小像》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小像,展现了对席端伯的深情与敬仰。
开篇“画师要写萧疏意,先画绿杨丝踠地”,以画师为引子,点明了创作的主题——萧疏之感。绿杨丝踠地,既描绘了画面上绿杨轻柔垂地的景象,也暗喻了画中人物的超凡脱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斑竹阑干,傍倚高人兴邈然”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小像周围环境的雅致与人物的高洁。斑竹栏杆,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更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骨。高人兴邈然,则直接赞美了席端伯的高尚情操和深远的志趣。
“五侯七贵枌榆盛,家本辽阳争借问”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席端伯不同于权贵的独立人格。五侯七贵代表着权势与富贵,枌榆盛则指家乡的繁盛,但席端伯却选择远离这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里借问,表达了对席端伯独特选择的敬佩与好奇。
最后,“总不关渠,只爱荷香扑异书”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荷香扑异书,既是对席端伯喜爱读书、追求知识的赞美,也是对他内心世界的美好描绘。总不关渠,强调了席端伯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隔绝,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与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席端伯小像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品格与深邃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词人对其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