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在伯》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招 在 伯 宋 /赵 蕃 忽 忽 重 阳 今 一 月 ,菊 花 数 朵 见 城 根 。前 诗 有 约 能 从 否 ,不 厌 张 罗 幸 过 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城根(chéng gēn)的意思:指城市的边缘或周边地区。
过门(guò mé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女子出嫁到男方家庭,也可泛指女子嫁入新家庭。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张罗(zhāng luo)的意思:指为了某个事情而忙碌、筹备、安排。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翻译
- 不知不觉间,重阳已过去一个月了,
在城根处零星可见几朵菊花。
- 注释
-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又称菊花节。
今一月:已经过去一个月。
城根:城市边缘或城墙下。
前诗:指之前的约定。
能从否:能否遵守承诺。
不厌:不嫌麻烦。
张罗:准备、招待。
幸过门:希望你能来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招在伯》。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重阳节未能践约的遗憾和期待。"忽忽重阳今一月"描绘了时间匆匆,转眼间重阳已过去一个月,暗示了对友人未能前来共赏菊花的惋惜。"菊花数朵见城根"则写出诗人独自看到城根下零星的菊花,暗寓孤独与期待。后两句"前诗有约能从否,不厌张罗幸过门"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邀请,希望他能履行之前的约定,不嫌麻烦地来访,显示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重阳佳节的传统习俗的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