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风长(fēng chá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无法阻挡。
故居(gù jū)的意思:指已故名人的居住地,也泛指已故人的住所。
归骨(guī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骨灰归土,回归本位,也比喻事物回归本质或原始状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荒榛(huāng zhēn)的意思:指荒废、荒疏的样子。
精卫(jīng wèi)的意思:指顽强不屈的精神,比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凭空(píng kōng)的意思:指没有依据、根据或理由,突然出现或发生的事物。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问遗(wèn yí)的意思:询问已故之人的遗言或意见。
无凭(wú píng)的意思:没有凭证或证据。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遗臣(yí chén)的意思:指被废黜或被排挤的官员或臣子。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次桑洲驿访革除遗臣卢编修故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桑洲洲上问遗臣,野老含凄未忍陈”,开篇即以“桑洲”这一地点引入,点明了访古寻迹的主题。诗人站在桑洲之上,向已逝的忠臣发出询问,野老们含着哀伤,不忍将往事一一诉说。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桑洲”暗喻历史的变迁,而“遗臣”则代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坚守正义、忠诚于国家的先贤。
颔联“归骨无凭空蔓草,故居何处久荒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忠臣死后归葬之地无从考证,只能任由荒草蔓生;故居也早已荒废,无人问津。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衰败,隐喻了忠臣事迹的逐渐被遗忘,表达了对历史记忆流失的忧虑。
颈联“杜鹃已化西川魄,精卫犹衔东海嗔”,运用了两个典故。杜鹃化为西川之魂,象征着忠臣的灵魂仍在世间游荡,未能安息;精卫填海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比喻忠臣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和意志仍在激励后人。这两句通过神话传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忠臣精神的敬仰和怀念。
尾联“独有英风长不散,首阳千古并嶙峋”,收束全诗,强调了忠臣的英风虽已逝去,但其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将永远流传,如同首阳山一般屹立不倒。这里将忠臣的精神比作首阳山,寓意其品格如山般坚韧,永垂不朽。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诚、正义和高尚品德的颂扬,以及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对酒
对酒勿伤,偶会何常?今日同堂,出门异乡。
同堂之乐,乐过千春。来日大难,苦口焦唇。
翩翩飞燕,冬藏秋见。邕邕鸿雁,翱翔云汉。
顾尔百鸟,啸侣鸣俦。我欲弯弓,其声啁啁。
此物虽微,拙诚所慎。爱屋及乌,柔远能近。
吴中白苎,细若缣素。制为君袍,愿君永御。
春寒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