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翁》
《山翁》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礼数真朴佯狂不事文。

薜衣冉冉鹤发白纷纷。

心阔清似瀑,身閒高入云。

有书藏石穴,还恐始皇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衣(bì yī)的意思:形容人衣衫破烂不堪。

白纷(bái fēn)的意思:指白得纷纷扬扬,形容事物数量众多或繁杂。

不事(bù shì)的意思:不愿意做事或不肯努力工作。

发白(fā bái)的意思:形容脸色因病或惊吓而变白。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礼数(lǐ shù)的意思:指对待他人应该按照规定的礼仪互相往来,表示互相尊重和关心。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石穴(shí xué)的意思:指坚固的石头洞穴,比喻安全可靠的地方。

佯狂(yáng kuáng)的意思:假装疯癫、装疯卖傻

真朴(zhēn piáo)的意思:

纯真朴实。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四:“及 温 入,下牀抚其背曰:‘尔是 吕渭 儿子耶?’ 温 泫然降阶, 田 亦不止,其真朴如此。” 宋 吕祖谦 《萧果卿祭酒挽章》:“平生但真朴,直上絶枝条。” 清 周亮工 《寓园示韩秀才》诗:“茗粥能真朴,林园任淡浓。” 朱自清 《读<湖畔>诗集》:“ 修人 君以轻倩、真朴胜,但有时不免纤巧与浮浅,如《柳》、《心爱的》两首便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者形象,通过对老者的服饰、外貌、心境以及生活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真朴生活的独特风采。

“礼数损真朴,佯狂不事文”,开篇即点出山翁与世俗礼节格格不入,他选择以一种看似狂放不羁的方式,拒绝遵循社会的繁文缛节,保持内心的纯真朴实。这种行为并非真正的疯狂,而是一种对传统束缚的反抗,是对自我本性的坚守。

“薜衣青冉冉,鹤发白纷纷”,通过服饰和外貌的描写,进一步展现山翁的隐逸之风。薜衣,即薜荔衣,象征着自然与野性;鹤发,形容白发如鹤羽般飘逸,既显年迈,又寓高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翁的外在形象,也暗示了他的精神境界——与自然和谐共生,超然物外。

“心阔清似瀑,身閒高入云”,进一步深入描述山翁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心阔如瀑布,既指心灵的广阔与清澈,也暗喻其情感如同流水般自由奔腾,不受拘束;身閒高入云,则形象地表现了山翁超脱尘世、与天地同呼吸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诗将山翁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有书藏石穴,还恐始皇焚”,最后两句则以书与历史为线索,表达了山翁对知识的珍视与对权力的淡漠。藏书于石穴之中,既体现了他对书籍的爱护,也暗示了他远离尘嚣、不为名利所动的生活选择。同时,“还恐始皇焚”一句,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知识被毁灭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思想的向往与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真朴生活的山翁形象,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知识的珍视与对自由的渴望。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入沙虎口

秋末巡沙塞,冬深六辔还。

野回千涧水,云掩百重山。

猎猎寒风劲,骎骎班马闲。

勤劳因国事,计日对慈颜。

(0)

寒山别墅

幽人留旧阯,大吏事重脩。

自藉林泉秀,微嫌花木稠。

片时轩榭憩,昔日景光遒。

欲起宧光问,居斯可肯不。

(0)

九老会诗三首·其一在朝王大臣九人共六百七十七岁

升平人瑞有天潢,会领文臣例柏梁。

总沐列朝厚培养,共看难老效劻勷。

元丰二相今犹在,履道诸贤讵可方。

慈庆熙鸿欣锡类,群仙引进万年觞。

(0)

枕碧楼

高与苍松齐项背,静将翠岭接精神。

经年权借山公领,今日依然属主人。

(0)

天池一首

天池众峭巅,一泓清且泚。

閒馆据上方,文石砌旁涘。

出水有轻鯈,潜跃忘所以。

闯萍秋月间,戢鳞春风里。

谁谓涧底沉,乃在云端止。

物固视所托,慎之哉君子。

(0)

王绂山水

有树槎枒有石潺,乐饥真可托高间。

轴薖藉问为何处,只在梁溪惠岭间。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