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稻田(dào tián)的意思:比喻人们辛勤耕种、努力工作的地方。
道经(dào jīng)的意思:指经书或经典的内容,也泛指儒家经典、经书。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或经验。
高隐(gāo yǐn)的意思:高度隐蔽、隐藏得很深。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讲道(jiǎng dào)的意思:指讲述道理、教导人们的言辞。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落座(luò zuò)的意思:指坐下或就坐,表示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
书帙(shū zhì)的意思:指书籍的数量很多或者指读书的人很有学问。
水烟(shuǐ yān)的意思:指烟雾腾腾,如水一般弥漫。
松径(sōng jìng)的意思:林中狭窄的小路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雪白(xuě bái)的意思:非常白,洁白无瑕
仪型(yí x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仪态庄重,举止端正。
隐静(yǐn jìng)的意思:指隐藏起来,不声张,保持安静。
竹色(zhú sè)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也用来形容竹子的形态和品质。
座屏(zuò píng)的意思:指官员坐在屏风后面,不与百姓接触,形容官僚主义、官僚作风。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寄罗明道》,通过对友人罗明道隐居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高雅的生活情境。首句“曾过溪南访草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住所的好奇与向往,草庭的清幽暗示了友人的淡泊生活。次句“绝怜高隐静仪型”,表达了诗人对罗明道高尚隐逸品质的敬仰。
第三句“雨沾竹色侵书帙”,通过描绘雨打竹叶的场景,烘托出书斋的静谧,竹色与书香相映,显得格外清新。第四句“云拥岚光落座屏”,进一步描绘了山岚缭绕、云雾缭绕的画面,为友人的读书环境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第五句“松径晓开岩雪白”,以早晨松径上的积雪比喻罗明道的纯洁品性,而“稻田冬护水烟青”则展现了冬季农田的静美,反映出友人生活的田园诗意。尾联“何由跨犊閒来往,日听先生讲道经”,诗人想象自己能悠闲地骑着牛,每日聆听罗明道讲授道经,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学问的敬佩。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高洁人格的崇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