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若解点头,闻歌亦当彻。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袁宏道的《虎丘(其二)》。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虎丘山的景致与氛围,而这首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思考。
“问此石上歌,何如生公说。”开篇以一问句引出,将石上的歌声与古代高僧生公说法相比较,暗示了自然之声与人类智慧的共鸣。生公说法,传说中的高僧以石头为听众,讲经说法,使石头点头,此处借以喻指石上的歌声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石若解点头,闻歌亦当彻。”进一步想象,如果石头能够点头回应,那么这歌声定能深入人心,达到一种超乎寻常的共鸣效果。这种设想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想象,表达了对自然之音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心灵沟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在袁宏道的笔下,自然与人的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洪潦怨
东山水决决,西海水茫茫。
海隅十万家,乃在水中央。
问水何自来,来自熬盐场。
盐场亦何益,徒以充上供。
合赀作盐户,倾家受盐氓。
民为盐贫瘠,官为盐富商。
时无蜃蛤利,人有鱼鳖殃。
盐田百千顷,聚土海生桑。
有人收海市,无人浚海塘。
浊流出山谷,汎滥齐屋梁。
嗷嗷泽中雁,谁开洛口仓!
水害方竭蹶,水租乃披猖。
有田乏水润,到处徵水粮。
云欲修水道,顿增十倍强。
纳输或濡滞,抄没甚锒铛。
下户封衣物,上户封屋房。
水利民所有,乃为官所攘。
峨峨水租府,乃是东洋庄。
累累水租金,乃充东洋囊。
年来水荐至,灾黎溢四方。
食鱼思建业,饮水思武昌!
《洪潦怨》【清·洪繻】东山水决决,西海水茫茫。海隅十万家,乃在水中央。问水何自来,来自熬盐场。盐场亦何益,徒以充上供。合赀作盐户,倾家受盐氓。民为盐贫瘠,官为盐富商。时无蜃蛤利,人有鱼鳖殃。盐田百千顷,聚土海生桑。有人收海市,无人浚海塘。浊流出山谷,汎滥齐屋梁。嗷嗷泽中雁,谁开洛口仓!水害方竭蹶,水租乃披猖。有田乏水润,到处徵水粮。云欲修水道,顿增十倍强。纳输或濡滞,抄没甚锒铛。下户封衣物,上户封屋房。水利民所有,乃为官所攘。峨峨水租府,乃是东洋庄。累累水租金,乃充东洋囊。年来水荐至,灾黎溢四方。食鱼思建业,饮水思武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7967c68a348084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