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八 月 十 四 夜 月 宋 /范 仲 淹 光 华 岂 不 盛 ,赏 宴 尚 迟 迟 。天 意 将 圆 夜 ,人 心 待 满 时 。已 知 千 里 共 ,犹 讶 一 分 亏 。来 夕 如 澄 霁 ,清 风 不 负 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澄霁(chéng jì)的意思:形容天空明净,没有一丝云雾。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负期(fù qī)的意思:指不顺利的时期或不幸的时候。
光华(guāng huá)的意思:光彩耀眼的气质或光辉的光芒。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赏宴(shǎng yàn)的意思:指宴请客人并赏赐酒食等待客的盛大宴会。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一分(yī fēn)的意思:极其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 注释
- 光华:光彩。
岂:难道。
盛:灿烂。
赏宴:宴会。
尚:还。
迟迟:慢慢。
天意:上天的旨意。
圆夜:夜晚圆满。
人心:人们的心愿。
满时:那一刻的满足。
已知:已经知道。
共:共享。
犹讶:仍惊讶。
一分亏:一丝的缺失。
来夕:明天的夜晚。
澄霁:清澈晴朗。
不负期:不会辜负约定。
- 翻译
- 光彩难道不灿烂,宴会还在慢慢举行。
上天的旨意是要夜晚圆满,人们的心愿等待着那一刻的满足。
已经知道即使千里之外也能共享,但仍惊讶于一丝的缺失。
明天的夜晚如同清澈晴朗,清风不会辜负约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八月十四夜月》,通过对中秋赏月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月光盛景的赞美和对团圆佳节的期待。首句“光华岂不盛”表达了明亮的月光璀璨夺目,次句“赏宴尚迟迟”则暗示了人们对于团圆聚会的期盼与等待。诗人以“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进一步强调了月亮圆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团聚的美好愿望。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这两句表达了虽然相隔千里,但人们共享同一轮明月,即使稍有欠缺,也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遗憾。最后一句“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预示着未来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清风将如期而至,为赏月提供更好的条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团圆时刻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诗意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节月圆之夜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旧题寄同里杨华州中丞
三伏草木变,九城车马烦。
碧霄回骑射,丹洞入桃源。
台殿云浮栋,緌缨鹤在轩。
莫将真破妄,聊用静持喧。
石甃古苔冷,水筠凉簟翻。
黄公垆下叹,旌旆国东门。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
宪府日多事,秋光照碧林。
干云岩翠合,布石地苔深。
忧悔耿遐抱,尘埃缁素襟。
物情牵局促,友道旷招寻。
颓节风霜变,流年芳景侵。
池荷足幽气,烟竹又繁阴。
簪组赤墀恋,池鱼沧海心。
涤烦滞幽赏,永度瑶华音。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