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四夜月》
《八月十四夜月》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光华岂不盛,赏宴迟迟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

来夕如澄霁清风负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shíyuè
sòng / fànzhòngyān

guānghuáshèngshǎngyànshàngchíchí

tiānjiāngyuánrénxīndàimǎnshí

zhīqiāngòngyóufēnkuī

láichéngqīngf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澄霁(chéng jì)的意思:形容天空明净,没有一丝云雾。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负期(fù qī)的意思:指不顺利的时期或不幸的时候。

光华(guāng huá)的意思:光彩耀眼的气质或光辉的光芒。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赏宴(shǎng yàn)的意思:指宴请客人并赏赐酒食等待客的盛大宴会。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一分(yī fēn)的意思:极其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注释
光华:光彩。
岂:难道。
盛:灿烂。
赏宴:宴会。
尚:还。
迟迟:慢慢。
天意:上天的旨意。
圆夜:夜晚圆满。
人心:人们的心愿。
满时:那一刻的满足。
已知:已经知道。
共:共享。
犹讶:仍惊讶。
一分亏:一丝的缺失。
来夕:明天的夜晚。
澄霁:清澈晴朗。
不负期:不会辜负约定。
翻译
光彩难道不灿烂,宴会还在慢慢举行。
上天的旨意是要夜晚圆满,人们的心愿等待着那一刻的满足。
已经知道即使千里之外也能共享,但仍惊讶于一丝的缺失。
明天的夜晚如同清澈晴朗,清风不会辜负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八月十四夜月》,通过对中秋赏月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月光盛景的赞美和对团圆佳节的期待。首句“光华岂不盛”表达了明亮的月光璀璨夺目,次句“赏宴尚迟迟”则暗示了人们对于团圆聚会的期盼与等待。诗人以“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进一步强调了月亮圆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团聚的美好愿望。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这两句表达了虽然相隔千里,但人们共享同一轮明月,即使稍有欠缺,也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遗憾。最后一句“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预示着未来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清风将如期而至,为赏月提供更好的条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团圆时刻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诗意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节月圆之夜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比红儿诗·其七十五

化羽尝闻赴九天,只疑尘世是虚传。

自从一见红儿貌,始信人间有谪仙。

(0)

比红儿诗·其五十八

凤折莺离恨转深,此身难负百年心。

红儿若向隋朝见,破镜无因更重寻。

(0)

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旧题寄同里杨华州中丞

三伏草木变,九城车马烦。

碧霄回骑射,丹洞入桃源。

台殿云浮栋,緌缨鹤在轩。

莫将真破妄,聊用静持喧。

石甃古苔冷,水筠凉簟翻。

黄公垆下叹,旌旆国东门。

(0)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

宪府日多事,秋光照碧林。

干云岩翠合,布石地苔深。

忧悔耿遐抱,尘埃缁素襟。

物情牵局促,友道旷招寻。

颓节风霜变,流年芳景侵。

池荷足幽气,烟竹又繁阴。

簪组赤墀恋,池鱼沧海心。

涤烦滞幽赏,永度瑶华音。

(0)

酬王十八见招

王昌家直在城东,落尽庭花昨夜风。

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

(0)

长安遣怀

醉下高楼醒复登,任从浮薄笑才能。

青龙寺里三门上,立为南山不为僧。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