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重叠(chóng dié)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重叠在一起。
纵目(zòng mù)的意思:放眼望去,广泛观察或审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情感的微妙波动。首句“何须绕树叹无枝”,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豁达态度,暗示即使在看似无望的境地中,也应保持乐观和坚韧。接着,“正是飞还鸟倦时”一句,通过描写归巢之鸟的疲惫,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的平静与归属感是永恒的追求。
“独倚寒林聊纵目,远山重叠夕阳迟”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诗人独自站立于寒冷的树林中,眺望远方,夕阳缓缓西下,重峦叠嶂,构成了一幅壮丽而又静谧的画面。这里的“寒林”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寒冷,更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纵目”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探索。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陈可复见赠
二年穷谷斸黄精,两见骚人赋落英。
万事吾今负初愿,百年君亦厌虚名。
花开花落春还夏,窗暗窗明雨又晴。
莫读离骚但饮酒,从来前辈戒秋声。
湖上晚归遇雨
阴云霭霭草萋萋,晚过东湖雨湿衣。
细柳含烟凝翠色,浮鸥戏水弄晴晖。
轻舟系缆斜依岸,钓子收纶欲下矶。
湖上人家未扃户,儿童蓑笠负薪归。
游昼寒以茂林脩竹清流激湍分韵赋诗得竹字
仙洲几千仞,下有云一谷。
道人何年来,借地结茅屋。
想应厌尘网,寄此媚幽独。
架亭俯清湍,开径玩飞瀑。
交游得名胜,还往有篇牍。
杖屦或鼎来,共此岩下宿。
夜灯照奇语,晓策散游目。
茗碗共甘寒,兰皋荐清馥。
至今壁间字,来者必三读。再拜仰高山,?然心神肃。
我生虽已后,久此寄斋粥。
孤兴屡呻吟,群游几追逐。
十年落尘土,尚幸不远复。
新凉有佳期,几日戒征轴。
宵兴出门去,急雨遍原陆。
入谷尚轻埃,解装已银竹。
虚空一瞻望,远思翻蹙恧。
袒跣亟跻攀,冠巾如膏沐。
云泉增旧观,怒响震寒木。
深寻得新赏,一篑今再覆。
同来况才彦,行酒屡更仆。
从容出妙句,珠贝烂盈匊。
后生更亹亹,俊语非碌碌。
吾缨不复洗,已失尘万斛。
所恨老无奇,千毫真浪秃。
《游昼寒以茂林脩竹清流激湍分韵赋诗得竹字》【宋·朱熹】仙洲几千仞,下有云一谷。道人何年来,借地结茅屋。想应厌尘网,寄此媚幽独。架亭俯清湍,开径玩飞瀑。交游得名胜,还往有篇牍。杖屦或鼎来,共此岩下宿。夜灯照奇语,晓策散游目。茗碗共甘寒,兰皋荐清馥。至今壁间字,来者必三读。再拜仰高山,?然心神肃。我生虽已后,久此寄斋粥。孤兴屡呻吟,群游几追逐。十年落尘土,尚幸不远复。新凉有佳期,几日戒征轴。宵兴出门去,急雨遍原陆。入谷尚轻埃,解装已银竹。虚空一瞻望,远思翻蹙恧。袒跣亟跻攀,冠巾如膏沐。云泉增旧观,怒响震寒木。深寻得新赏,一篑今再覆。同来况才彦,行酒屡更仆。从容出妙句,珠贝烂盈匊。后生更亹亹,俊语非碌碌。吾缨不复洗,已失尘万斛。所恨老无奇,千毫真浪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967c67cd33d60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