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

罢休边角青灯鬓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běnshèngshuōchángānjiànxiǎonánāgǔn
táng / shāngyǐn

wénjūnláixiàjiànzuìjiāoér
jiànyìngshùchángpínxuékǒngchí

rénlóngzhǒngshòushīfèngchúchī
xiūbiānjiǎoqīngdēngliǎngbì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休(bà xiū)的意思:停止,放弃

边角(biān jiǎo)的意思:指事物的边缘或周围的部分。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凤雏(fèng chú)的意思:比喻有才能而又年轻有为的人。

娇儿(jiāo ér)的意思:形容某人娇柔可爱,容易受到宠爱。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龙种(lóng zhǒng)的意思:指有杰出才能的后代或后代中能继承家族优良品质的人。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人龙(rén lóng)的意思:人们像龙一样排成长队。形容人群有序排列、纷纷有序。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在长安与年幼的儿子重逢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孩子成长和未来命运的关切与担忧。首句“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表现出父亲听到孩子将要到来的消息后,急切中带着温馨之情,渴望再次见到那个最为柔弱可爱的孩子。

接下来的“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透露出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教育和未来成就的焦虑。父亲担心儿子在贫困中长大,将影响其学习进度和未来的发展。

而“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则是对儿子的深切期望与哀愁。父亲希望孩子能够像传说中的龙种一样成长壮大,但同时又不禁感慨于母亲的缺失,使得这幼小的心灵显得格外脆弱。

最后,“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则是描绘了父亲与儿子相见后的温馨画面。谈话结束后,父亲让孩子在床边安歇,而自己则在青色的灯光下,头发间已缀满了白丝,这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也是对来日匆匆和无常人生的感慨。

李商隐通过这首诗,以深情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位父亲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家庭、教育和未来命运的种种考虑。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三

治乱天宰之,君臣晤良难。

皇皇宣尼叟,车席迄无安。

徒然梦周公,凄恻鼓猗兰。

士生而不遇,贤圣靡不叹。

永言有今古,结调俱辛酸。

予也偶兹怀,又复扬其澜。

悲来曷可已,神至固无端。

已附青云翼,何必愧龙盘。

(0)

登何山采药一首

漾舟清川西,江气巳寒慄。

四时不迟徐,碧汉挂短日。

烟岭盘玉空,霞文秘紫室。

手掇薜荔葩,筐贮枸杞实。

随云转高虚,攀萝折丛密。

幼希初平踪,早得羡门术。

却鄙人间荣,转觉方外逸。

(0)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六十八梁鸿

伯鸾者何,脩远之子。介耻攀龙,贫资畜豕。

仰颂逸民,庶追芳趾。贞配孟光,骨埋吴土。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六十五蔡中郎

孝行纯备,经学邃深。旷世逸才,博物洽闻。

箴规时政,忠谠恳恻。晚节依违,贤者之惜。

(0)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十夕游蝶

藩篱斥鴳翔,鹏翼上扶摇。任天机、总是逍遥。

空花界、那有坚牢。逞春风、争妍竞耀。

霎时间、水逝云飘。

纵双眸、大观今古,我则是、无语首频搔。

(0)

碧云寺泉亭·其一

襄阳城头金鼓鸣,襄阳城边官吏迎。

昨夜双星明翼轸,道是文星又使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