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瞒(ā mán)的意思:指一个人以虚伪的言行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或本性。
不患(bù huàn)的意思:不为所困扰,不为所担忧。
功业(gōng yè)的意思:指伟大的事业或功绩。
乱常(l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不稳定,没有规律或秩序。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兴王(xīng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兴起、称王称霸。
移鼎(yí dǐng)的意思:移动炊鼎,比喻迁徙或更换权力、地位或职位。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贼乱(zéi luàn)的意思:形容非常混乱,乱得像贼一样。
- 翻译
- 建立王朝不必担心没有功业
但常常忧虑的是在艰难岁月中防止叛乱
- 注释
- 兴王:创建王朝。
不患:不必担心。
无:没有。
功业:功绩和事业。
贼乱:叛乱或动乱。
常忧:常常忧虑。
岁寒:艰难困苦的时期。
能缓:能够延缓。
阿瞒:对曹操的蔑称,可能指代权谋。
移鼎手:改变天下格局的关键人物。
长鋋:长矛,古代兵器。
此日:这一天。
愧:感到惭愧。
渔竿:隐士的生活,比喻淡泊名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钓台(其三)》。从艺术风格和内容来看,李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作为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功业成就的渴望。
“兴王不患无功业,贼乱常忧在岁寒。” 这两句诗开篇便设置了深沉而忧郁的情感基调。这里的“兴王”指的是国家的安危和君主的英明,“不患无功业”意味着国之兴旺并不仅仅在于物质成就,而是更关注精神层面的文治与德政。“贼乱常忧在岁寒”则描绘了诗人对于国家可能遭遇的战乱和动荡的担忧,这种忧虑如同冬日的严寒,令人感到深刻的不安。
“能缓阿瞒移鼎手,长鋋此日愧渔竿。”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个人的内心世界。“能缓”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安稳从容地处理国事,“阿瞒移鼎手”则是比喻君王或治国者之手,像古代举鼎的壮士一样,既强大又有力。然而“长鋋此日愧渔竿”一句却流露出诗人在现实中的无奈与自责,"长鋋"意指时间的久远,"愧渔竿"则是比喻自己如同渔夫手持钓竿,却无法捕获心中所向往的功业成就,反而感到深深的自责和遗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国之忧虑与个人的无奈自责,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梅子黄时雨.雨夜联句
云漏斜阳,放帘额半晴,旋又吹黑。
听两点三声,屋檐馀滴。
半堕杨花吹又起,东风摇曳如怜惜。
任蛛丝、空际噀珠,欲网无力。凄绝。西园陈迹。
有阴苔凑绿,新韭肥碧。念剪烛西窗,晤言何日。
满院烟芜催暝早,隔灯听响荒街屐。思今夕。
万一故人来得。
长亭怨慢.柳线
是一段、天涯愁绪。绿遍东风,未飘香絮。
倩影毵毵,陌头摇碎几丝雨。
送人多矣,休软逐、红尘舞。
愿绾住春光,奈惹得、花飞无主。莫误。
怕柔痕剪断,错认玉关歧路。高楼日暮。
算蓉镜、翠眉生妒。
忍看那、尽意缠绵,把无数、闲愁牵住。
听几处、笛声如怨,寸肠千缕。
高阳台.秋雨怀三姊五妹
小雨催诗,高柯堕叶,凄凉作尽秋声。
恨已难消,秋声更不堪听。
朝来试捲疏帘看,惜庭花、一半飘零。
最萧条,篱菊开迟,未著寒英。
家乡迢递三千里,怅怀人滋味,几次曾经。
天末遥峰,青青遮断归程。
归书但道安无恙,纵伤心、怕说离情。
到重阳,不插茱萸,也自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