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僧 子 温 画 水 墨 蒲 萄 宋 /周 弼 袅 袅 多 应 半 熟 时 ,落 斜 高 挂 冷 攒 枝 。分 明 记 得 山 窗 下 ,一 架 寒 藤 带 雨 垂 。
- 翻译
- 大概是在果实快要成熟的时候,它们斜斜地挂在枝头,显得冷清孤单。
我清楚记得在山窗下,有一架挂着雨珠的藤蔓,显得格外清寒。
- 注释
- 袅袅:形容物体轻轻摇曳的样子。
半熟时:果实快要成熟的时候。
落斜:斜斜地落下。
高挂:挂在高处。
冷攒枝:孤单地挂在枝头。
分明:清楚记得。
山窗下:山中的窗户下面。
一架:一丛或一排。
寒藤:寒冷季节里的藤蔓。
带雨垂:挂着雨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僧人子温所画的水墨葡萄图。"袅袅多应半熟时",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形容葡萄饱满且即将成熟的状态,"袅袅"既写出葡萄串的下垂之态,又暗示其丰满圆润。"落斜高挂冷攒枝"进一步描绘葡萄悬挂在枝头的画面,"落斜"形象地刻画出葡萄串并非直直下垂,而是微微倾斜,"冷攒枝"则暗示了画面的静谧与秋意。
"分明记得山窗下",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山中禅房的窗户前,看到这幅画作,画面仿佛将他带回那个宁静的时刻。"一架寒藤带雨垂",通过"寒藤"和"带雨"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葡萄的湿润感,也烘托出一种清冷而诗意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画中的雨滴轻轻打在葡萄上的那份清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画中葡萄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喜爱以及对静谧山居生活的怀念,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悯农,送张德常吴令出郊劝农,兼柬国瑞公相
日行底天廓,劝农正其时。
畇畇土膏动,穆穆条风吹。
渚花尚自媚,汀柳亦间垂。
中吴号沃壤,东作多遗黎。
首更太伯化,民俗恒熙熙。
一从干戈兴,杀虏令人悲。
草生髑髅眼,灶绝茅茨炊。
十室存二三,烧劫偶见遗。
官租不少贷,民力何由支?
张侯尹吴县,冰檗严矜持。
徵科泪暗落,且复鞭创痍。
兹当东作兴,载耜循年规。
言告加勉勖,心伤为嗟咨。
田老锋镝馀,仅保骨与皮。
犹复望岁丰,迎拜携孤嫠。
茹芹敢望饱,无力堪拖犁。
嚼虱恒苦腥,饭牛恒苦饥。
侯为百里宰,腹笥盛书诗。
民劳曷小康,民病曷小医?
虢文谏周室,千古有令仪。
咽饿啖儿肉,何人埋父尸?
民力苟不苏,天鉴亦不私。
上帝专主宰,臣言谅非痴。
《悯农,送张德常吴令出郊劝农,兼柬国瑞公相》【元·郑元祐】日行底天廓,劝农正其时。畇畇土膏动,穆穆条风吹。渚花尚自媚,汀柳亦间垂。中吴号沃壤,东作多遗黎。首更太伯化,民俗恒熙熙。一从干戈兴,杀虏令人悲。草生髑髅眼,灶绝茅茨炊。十室存二三,烧劫偶见遗。官租不少贷,民力何由支?张侯尹吴县,冰檗严矜持。徵科泪暗落,且复鞭创痍。兹当东作兴,载耜循年规。言告加勉勖,心伤为嗟咨。田老锋镝馀,仅保骨与皮。犹复望岁丰,迎拜携孤嫠。茹芹敢望饱,无力堪拖犁。嚼虱恒苦腥,饭牛恒苦饥。侯为百里宰,腹笥盛书诗。民劳曷小康,民病曷小医?虢文谏周室,千古有令仪。咽饿啖儿肉,何人埋父尸?民力苟不苏,天鉴亦不私。上帝专主宰,臣言谅非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167c6b685c07b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