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转祗园天不夜,花生净域地常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道趣(dào qù)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举止有趣味。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讲经(jiǎng jīng)的意思:指以讲解经书、经文为职责或爱好。
理怀(lǐ huái)的意思:心思清明,心境安宁。
良因(liáng yīn)的意思:良好的原因或动机
偏爱(piān ài)的意思:有偏袒之心,对某人或某物有特别的喜爱或偏向。
情事(qíng shì)的意思:指感情纠葛、爱情事务或情感问题。
思结(sī jié)的意思:思绪纷乱,心绪不宁。
罔极(wǎng jí)的意思:毫无限度或极端地,形容极其严重或极端的情况。
问难(wèn nàn)的意思:指难以解答或解决的问题。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有理(yǒu lǐ)的意思:合乎道理,有道理,有理有据。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 鉴赏
此诗《赠进大道上人云南》由明代诗人王绅所作,通过对“进大道上人”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诗中以“三年奔走厌红尘,偏爱山中道趣真”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林中佛教修行之道的向往与热爱。接下来,“月转祗园天不夜,花生净域地常春”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纯净安宁的氛围,暗示了佛教修行者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讲经有理怀支遁,问难无穷忝许询”则进一步揭示了“进大道上人”的形象特征,他不仅在佛法的讲解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能应对各种疑难问题,体现了其智慧与修为。最后,“情事未伸天罔极,几思结杜扣良因”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深入探讨佛法、未能与“进大道上人”深入交流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再次相遇、深入探讨佛法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佛教修行者的高尚品质和深邃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心灵净化的向往,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下诗卷
退之名振世,无本肯从游。
既以吾儒重,方知异说休。
不才空剩语,驰誉胜荒丘。
朴老深于律,遗篇处处留。
秋日閒居十首·其六
江南多泽国,别派亦成湖。
渺渺明佳景,纷纷展画图。
层穹邈无际,浮翠前峰孤。
欲唤扁舟去,笔床茶灶俱。
东边屿深幽,稚芦不记株。
花轻相上下,随风掠酒盂。
湖中开一镜,中有双野凫。
可怜知者少,此趣未尝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