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编摩(biān mó)的意思:编织绳索,摩擦火柴。比喻用巧妙的手法或方法,解决困难问题。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湖滨(hú bīn)的意思:指湖边,泛指水边。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京尘(jīng chén)的意思:指京城的尘埃,比喻名利繁华、权势富贵的世俗之事。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随例(suí lì)的意思:按照常例或规定行事。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中坐(zhōng zuò)的意思:指坐在中间的位置,也可指居中、中立。
坐腊(zuò là)的意思:指等待或闲坐在一旁,不参与活动或工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前往杭州旅行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期待。首句“随例编摩寄此身”,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的平静接受与自我安排,暗示了僧人的生活方式。接着,“思家梦绕太湖滨”一句,直接表达了僧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梦境中的太湖,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乡愁的世界。
“山中坐腊辜长夏,客里清斋过尽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僧人在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在漫长的夏日里,他静坐修行,度过了一整个春天。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僧人生活的清苦与专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
“杖锡未游天竺寺,袈裟先带玉京尘”则预示了僧人即将启程前往杭州,但在此之前,他已经带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对世俗世界的留恋。这里的“玉京尘”可能象征着尘世的繁华与诱惑,与僧人的清净生活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明朝试屐孤山路,应访梅花树底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好奇。次日,僧人将踏上孤独的山路,寻找梅花树下的旅伴。这一句既是对旅程的展望,也是对相遇与友谊的渴望,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情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自然、旅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三和程学谕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
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君莫道,江鲈忆。
吾自爱,山泉激。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
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