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合空霭,滟滟浮我衣。
渐得径苔湿,亮有清露滋。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负兹(fù zī)的意思:负担、担任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回响(huí xiǎng)的意思:声音在空间中传播、反射,产生回声。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清景(qīng jǐng)的意思:指景色明净清爽,没有瑕疵。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滟滟(yàn yàn)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水面波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的连续不断。
遥夜(yáo yè)的意思:夜晚很长,时间过得很慢。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月息(yuè xī)的意思:指借贷时所支付的利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春日闲居之园中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静月息池水”,以“静”字开篇,点明了环境的宁静,月光洒在池水上,水面如镜,一片安详。接着“池上林木围”,描绘出池塘周围树木环绕的景象,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层次感。
“水木合空霭,滟滟浮我衣”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美好。水面上仿佛笼罩着一层薄雾,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而月光下的波光粼粼,似乎也映照在诗人的衣裳上,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息寐亦匪早,清景殊负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不舍,虽然时间尚早,但这份清雅的景色却让他难以忘怀。
“微吟散閒步,与月同迟迟”则展现了诗人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微吟声与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与月光一同缓缓前行,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渐得径苔湿,亮有清露滋”描绘了诗人行走间,苔藓被露水浸湿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湿润与清新。
最后,“邻钟递回响,遥夜知何时”以远处寺庙的钟声作为背景音,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与思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闲居图。
捧檄去三铨,招招客叩船。
倦游惊密雪,离思著幺弦。
淮月开帆暝,京尘减绶鲜。
枳鸾非久息,刷羽伫来旋。
草远花明沟水头,同君此地并离愁。
盖馀瓮酒沈三赋,合作盘鲭厌五侯。
觉在他乡应有梦,信非吾土少登楼。
楚山不见西江远,莫反骚文剩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