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眺时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暮云千里乱吴峰”,以“暮云”和“千里”渲染出一种辽阔而苍茫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的空间之中。接着,“乱吴峰”三字,不仅描绘了山峰在暮云中若隐若现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思绪,仿佛眼前的景色映照着其复杂的心情。
第二句“落叶微闻远寺钟”,通过“落叶”这一自然现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同时,“微闻”二字,既表现了远处寺庙钟声的隐约可闻,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寻。这种声音与画面的结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同时也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第三句“目尽长江秋草外”,将视线从山峰转向广阔的长江,长江的壮丽与秋草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时间的流逝。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一句“美人何处采芙蓉?”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这里的“美人”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而“采芙蓉”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期待。整句诗充满了浪漫与哲思,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眺图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昔
忆昔绍兴中,束带陪众彦。
沐浴雨露私,草木尽葱茜。
一朝穷达异,相遇忘庆唁。
远官楚蜀间,寂寞返乡县。
于时同舍郎,贵者至鼎铉。
数奇益自屏,短褐失贫贱。
俯仰五十载,未愧金百鍊。
忍饥菰芦间,生理仅如线。
穷交谁耐久,晨暮一破砚。
啸歌枫林下,万事付露电。
惟有孤舟兴,所至多胜践。
衡茅无定止,何处非邮传。
炊烟起沙际,跳鱼裂波面。
呕哑纬车鸣,隐翳渔火见。
箫鼓乐水神,钟梵闹竹院。
我诗虽日衰,得句尚悲健。
巍巍阙里门,未尝弃狂狷。
放浪终馀年,造物不汝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