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浮屠道本二首·其二》
《赠浮屠道本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一去禅关忽五春,异乡惊见眼终清。

问师参学今何解,云在青天水在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学(cān xué)的意思:参加学习或参观学习。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注释
一去:离开。
禅关:禅修的地方。
忽:忽然。
五春:五个春季。
异乡:陌生的地方。
惊见:突然看见。
眼:眼睛。
终清:变得清晰。
问师:询问老师。
参学:修行学习。
今何解:现在情况如何。
云在青天:云在蓝天之上。
水在瓶:水在瓶中。
翻译
离开禅修之地已五个春天,
身处异乡猛然间眼前一片清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赠浮屠道本二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禅学修行的追求和理解。

“一去禅关忽五春”这句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五个春天,而“异乡惊见眼终清”则显示诗人在异乡漂泊中突然间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心灵得到了净化。这里的“眼终清”既可以理解为肉体上的视力恢复,也可以比喻精神上的觉醒。

“问师参学今何解”这句询问的是对于禅学修行的方法和意义,诗人在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紧接着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则是对这种理解的一种比喻表达。云在青天,水在瓶,形象地说明了禅宗中的“心如工布,境随目转”的境界,即内心宁静而深远,就像蓝天上的白云和瓶中之水一样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精神世界的描绘,以及对禅学修行方法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怀关玄门累期不至

片言为药借神功,瞬息能令业障空。

回望双凫如万里,尺书无路托飞鸿。

(0)

和苦热用韵

竹梧池馆昼森森,河朔应忘酒力深。

六月炎风蒸海气,万山云树隔秋阴。

日斜高鸟投林宿,天暝玄蝉向夕吟。

曾忆边关惭汗马,扁舟谁识五湖心。

(0)

刘跃衢年兄枉驾草堂有述

画角长亭破晚烟,轻飙吹送木兰船。

朱颜白发深相问,儒雅风流喜倍前。

小饮偏能留上客,拙耕何意望丰年。

披襟莫厌绨袍薄,共扫云岩向日眠。

(0)

赠何中丞赴召

圣主临轩访老臣,却教黄发御蒲轮。

今逢海宇重新日,谁是乾坤独立人。

北斗才名留画省,东山经略献枫宸。

争看司马还朝好,莫厌都城万骑尘。

(0)

酬交亲枉过

江村烟水望中分,绿树芳阴百鸟群。

倚竹窥园曾避客,得鱼呼酒喜逢君。

寻幽常藉溪边草,持赠偏多陇上云。

共向北山留短榻,免教猿鹤笑移文。

(0)

村居感事寄所知

烟村迢递隔江城,避地应须更避名。

雁足帛书云外至,凤池春草梦中生。

曾搜往牒看花谱,欲驻衰颜仗酒兵。

当世共知怜范叔,绨袍谁忆故人情。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