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香诗·其三十九梨花》
《百香诗·其三十九梨花》全文
元 / 郭居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皎如玉树雕墙,好举清樽为洗妆

寂寞一枝春雨里,马嵬坡下返魂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雕墙(diāo qiáng)的意思:形容人们在细枝末节上花费过多精力,而忽略了大局或重要的事情。

返魂(fǎn hún)的意思:指人死后灵魂能够回到人间,形容人死而复生。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马嵬(mǎ wé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气势、声势势大威严,不可侵犯。

洗妆(xǐ zhuāng)的意思:指女性化妆打扮。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返魂香(fǎn hún xiāng)的意思:返魂香是指一种传说中的香料,据说可以使死者复活。在成语中,返魂香比喻能够使人重获生机的东西。

一枝春(yī zhī chūn)的意思:指一个春天的花枝,比喻在寒冷的冬天中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的事物。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郭居敬的《百香诗(其三十九)梨花》以梨花为题,描绘了梨花在春雨中的静美与孤寂之感。

“皎如玉树出雕墙”,开篇以“皎如玉树”形容梨花的洁白与纯净,如同镶嵌在雕花墙壁上的玉树,形象地展现了梨花的高洁与美丽。接着,“出雕墙”则暗示梨花生长环境的幽雅与不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培育的珍品。

“好举清樽为洗妆”,诗人想象着举起酒杯,以清酒洗涤梨花的妆容,既是对梨花美的赞美,也是对梨花精神的颂扬。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梨花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寂寞一枝春雨里”,描绘了梨花在春雨中的孤独与静谧。春雨滋润着大地,也润泽了梨花,但在这片静谧中,梨花似乎显得更加孤独,与周围的热闹形成对比,凸显了梨花的高洁与超脱。

“马嵬坡下返魂香”,引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典故,将梨花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起来,赋予梨花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里的“返魂香”象征着梨花虽在春雨中寂寞,却依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与香气,如同历史长河中永不消逝的美好记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梨花的外在之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特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郭居敬
朝代:元

字仪祖,元尤溪县广平村(今大田县广平镇)人。博学好吟咏,不尚富丽,与仲凡、仲实俱以诗名。性至孝,事亲左右承顺,备得其欢心,居丧哀毁尽礼。尝集虞舜以下二十四人孝行,序而赓之以诗,用训童蒙。时虞集、欧阳玄荐之,固辞不起。著有《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百香诗集》。
猜你喜欢

点绛唇

几日桥南,金钱遍买相思卦。

海棠祠下,乞个寻欢假。莫倚风流,忘了当初话。

归来罢。寄声司马,收拾琴心者。

(0)

忆人人.送屏山往杭州

留君不住,送君不舍,一片离愁难说。

虽云暂别亦相思,反不及、交情淡薄。

秋风秋雨,长途珍重,况是凄凉时节。

临歧把袂问归期,莫恋着、家山丘壑。

(0)

金缕曲.题吴淑芳夫人霜柏慈筠图

妙手传神似。画图中、雍雍肃肃,端方容止。

自是君身有仙骨,福慧双修如此。

堪称得、扫眉才子。

先世延陵遵古训,守诗书礼乐司中馈。

甘淡泊,厌罗绮。虚堂把卷双鬟侍。

对芳塘、一泓澄碧,轻阴满地。

此际身心清凉甚,兀坐嗒然隐几。

数十载、辛勤非易。

霜柏慈筠同苦节,感仙人降笔分明示。

传佳话,重乡里。

(0)

玉烛新.咏白海棠,用周清真韵。社中课题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0)

唐多令.十月十日,屏山姊月下使苍头遥糠一袋以饲猪,遂成小令申谢

风起又黄昏。鸦栖静不喧。拍幽窗、霜叶翻翻。

把卷挑灯人未睡,酌杯酒、悄无言。明月满前轩。

天高夜色寒。有苍头、待月敲门。

一袋糟糠情不浅,感君赠、养肥豚。

(0)

春去也.飞絮

春去也,点点舞杨花。

落溷沾茵无定准,任教风送到天涯。惆怅送年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