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吹喧行陌,旌旗卷夜霜。
雁归汾水绿,城压代云黄。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飞轩(fēi xuān)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快速行进。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近侍(jìn shì)的意思:指在君王或贵族身边侍奉、服侍的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久驻(jiǔ zhù)的意思:长时间停留或居住在某个地方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牧骑(mù qí)的意思:指牧民骑着马匹放牧。比喻人们在自由自在地工作、生活。
水绿(shuǐ lǜ)的意思:形容水的颜色透明而清澈。
土屋(tǔ wū)的意思:指建筑简陋、不牢固的房屋。
玉墀(yù chí)的意思:指帝王的御座。
毡裘(zhān qiú)的意思:毡裘是指粗糙的毡子和毛皮做成的衣物,形容质朴、朴实无华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季父知并州》,描绘了季父(可能是指诗人的叔父或伯父)接受朝廷任命,前往并州任职的场景。首联"捧诏出明光,飞轩陟太行",以壮丽的景象开篇,写季父手捧圣旨离开京城,乘坐华丽的马车翻越太行山,显示出使命的庄重和旅程的艰辛。
"玉墀分近侍,虎绶给新章",进一步描述了季父在宫廷中受到的礼遇,被分配为皇帝身边的近侍,并获得新的官职象征——虎绶,寓意权力与荣耀。
"笳吹喧行陌,旌旗卷夜霜",通过军乐声和旌旗在寒夜中的画面,渲染出行进队伍的威严和旅途的肃穆。
"雁归汾水绿,城压代云黄",运用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季节更迭,同时描绘了并州的地理风貌,雁南飞,汾水碧绿,古城坐落在黄土高原之上。
"土屋春风峭,毡裘牧骑狂",展现了并州边塞的粗犷风情,即使是简陋的土屋也抵挡不住春风吹拂,而游牧民族的骑兵则显得豪放不羁。
最后两句"关山宁久驻,剩宴柳溪傍",表达了对季父此行的期待,希望他在忙碌的公务之余,能在柳溪边稍作停留,享受片刻的宁静与闲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出仕的场景,既有朝廷的庄严,又有边塞的粗犷,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祝福和对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
同居类木石,异处有馀思。
所思触一感,窈然寄新诗。
师门剩子存,孤辔羁天驰。
挹子一念定,拯予千步危。
意得偶成咏,高下皆宜之。
澄宇发天光,一洗漆室悲。
水流复何心,激荡生环规。
俯仰受风篁,泠冷坛琚辞。
犁然忘宫商,何地评妍媸。
嗟予徇声闻,哓哓佛所嗤。
清风能起予,象外契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