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诣斋宫》
《诣斋宫》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玉琯阳将复,金街晓不寒。

先考五辂仪卫千官

昭德何有正名蕲所安。

瓣香帝载,祭位俨穹坛。

斋室清心坐,窗曦举眼看。

明朝毖祀兢惕志遑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瓣香(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朵香气浓郁。

毖祀(bì sì)的意思:指祭祀祖先时,要恭敬而仔细。

帝载(dì zǎi)的意思:指帝王坐镇,载誉而归。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兢惕(jīng tì)的意思: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举眼(jǔ yǎn)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五辂(wǔ lù)的意思:指古代车辆的五个车轮。比喻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先考(xiān kǎo)的意思:先行考察或考虑,再做决定或行动。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仪卫(yí wèi)的意思:形容举止庄重、仪态端正。

玉琯(yù guǎ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斋室(zhāi shì)的意思:斋室通常指寺庙或道观内供奉神佛的房间,也泛指供奉神佛的地方。在成语中,斋室比喻心灵的净土或修行的场所。

昭德(zhāo dé)的意思:昭扬德行,展示美好品德。

正名(zhèng míng)的意思:指对事物进行准确明确的命名或称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在前往斋宫进行祭祀活动前的准备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仪式的庄重与皇帝内心的虔诚。

首句“玉琯阳将复”暗示时间的更迭,阳气回归,预示着新的开始。接着“金街晓不寒”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金光大道上没有寒意,象征着皇帝出行的庄严与温暖。

“缀先考五辂,仪卫肃千官”描述了祭祀时的排场,五辂代表古代帝王出行的车辆,仪仗队列整齐,千官肃立,显示出仪式的隆重和秩序井然。

“昭德夫何有,正名蕲所安”表达了皇帝对于道德修养和正名的追求,希望以此达到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瓣香瞻帝载,祭位俨穹坛”描绘了皇帝在祭坛前敬献香火,瞻仰天地之大,祭位布置得当,体现出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

“斋室清心坐,窗曦举眼看”则展示了皇帝在斋室内静坐,内心清净,透过窗户看到初升的阳光,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平静与虔诚。

最后,“明朝修毖祀,兢惕志遑宽”表明第二天将进行祭祀,皇帝心中充满谨慎与警惕,但同时也有了一种宽慰和平静,体现了他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与内心的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朝皇帝在祭祀活动前的准备与心境,以及对道德、礼仪、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登凤凰台

西风扫建业,六朝倏更代。

孤凤何年来,高台此留待。

唐家日方中,忧昃深感慨。

宗臣裂肝胆,片语到今在。

痴云起大荒,事业果颠沛。

遗吟所镌磨,岁月又屡改。

梁园后悲秋,草草作南内。

登台渺八顾,潮落石头碎。

祸乱有本原,臣子出忠爱。

夜深挹长庚,江月为谁对?

(0)

春郊二首·其一

试数乱离年,伤情更惘然。

牛羊荒草树,天地老风烟。

白骨苍苔外,山花野水边。

幽禽未栖宿,来往自翩翩。

(0)

朱方偶作

雪馀春水生,日上暖云泮。

杳霭松林中,柴扉起樵爨。

新妆携童稚,邻曲欣年换。

坎坎村鼓鸣,沙头酒声乱。

江西田家乐,丰岁尤盛观。

山市溪桥春,还多看灯伴。

(0)

送张清夫

袁子平生妙斲轮,未必俱化随埃尘。

十年读诗不相识,斯文义与骨肉亲。

遍搜遗稿走江城,吴人往往未知名。

钱唐晚值张公子,为我开箧金石鸣。

昌歜尚须论所好,惜哉已往空恋嫪。

况有张公德业崇,欣也敢不摅怀抱。

去年湖阴三日雨,饥吟待旦听五鼓。

风水愁催画鹢飞,松杉喜作龙虬舞。

别后寄书能几回,搴裳有约今雨来。

高歌击节孰不乐,空山井塌生秋苔。

王门曳裾三十载,只今鬓影霜皑皑。

风流何止一丘壑,置之烨烨黄金台。

(0)

窗鸣风片乱,溜冻冰条直。

夜久忽无声,傍檐时淅沥。

青薪焰方吐,红灯花欲滴。

闭阁有馀温,蒙衾兀重席。

(0)

寄越上友人

分袂沙边两岁馀,生涯别后竟何如?

云迷禹穴无来信,秋隔吴山有故居。

思断碧天江漠漠,吟低白日雨疏疏。

郊墟昨夜新凉入,珍重佳儿好读书。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