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其二》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两村还往牛鸣,炊黍羹蔬数短更。

此景从来谁梦到?菊花开后尚论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还往(hái wǎng)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景从(yǐng cóng)的意思:景物随从,形容景色美丽,迷人。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牛鸣(niú míng)的意思:形容牛叫声洪亮、有力。

尚论(shàng lùn)的意思:指对某个问题或事物的看法或评价尚未定论,仍然存在争议或讨论的余地。

一牛鸣(yī niú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声音非常响亮,震耳欲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首句“两村还往一牛鸣”,以“一牛鸣”衬托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牛声悠长,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的乐章。次句“炊黍羹蔬数短更”,通过炊烟和简朴的饭食,展现了村民日常生活的平凡与温馨,同时“数短更”暗示时间的流逝,生活节奏的平缓。

接着,“此景从来谁梦到?”一句,诗人似乎在感慨这样的田园生活场景,对于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来说,或许是一种难以触及的梦境。最后,“菊花开后尚论兵!”则在看似不经意间,透露出对和平稳定的向往,即使是在宁静的乡村生活中,人们也未曾忘记国家的安危,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末民初时期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同时也蕴含着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怀,是一首兼具生活情趣与时代精神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辛巳闰月西域山城值雨

冷云携雨到山城,未敢冲泥傍险行。

夜听窗声初变雪,晓窥檐溜已垂冰。

泪凝孤枕三停湿,花结残灯一半明。

又向茅亭留一宿,行云行雨本无情。

(0)

游河中西园和王君玉韵四首·其二

清明出郭赴幽期,千里江山丽日迟。

花叶不飞风定后,香尘微敛雨馀时。

彫镌冰玉诗尤健,挥扫龙蛇字愈奇。

好字好诗独我得,不来赓和拟胡为。

(0)

和景贤十一首·其十一

龙冈医隐本知机,薰莸同盘辨者稀。

廊庙虚名无意恋,林泉夙愿与心违。

羡君绰绰有馀裕,笑我皇皇无所归。

尚忆当年垂钓处,一江烟雨静霏霏。

(0)

次陈先生韵·其一

十年寝瘵负遗经,羞见生朝客满庭。

谩灼膏肓驱二竖,懒从磨蝎问三星。

病逢竹叶疑无分,老插花枝亦暂馨。

安得如翁耆且逸,尊前长对舞衣青。

(0)

和唐县尹山居·其二

山上新亭荫白茅,亭前栖鹤可窥巢。

泉流谷口禽争浴,叶拥篱边犬自跑。

日出山童歌竹外,雨收林鹊影花梢。

卜邻亦有餐霞客,谩与严光赋解嘲。

(0)

题画扇

青松掩映白云间,云自无心我自閒。

静听松声作琴响,孤鸾别鹤不须弹。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