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陈则见寄》
《答陈则见寄》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何由远思,独咏寄来诗。

行路方难日,清秋欲尽时。

江多惊雁火,树少宿乌枝。

早晚相见,应怜有鬓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jiàn
míng / gāo

yóuwèiyuǎnyǒngláishī

xíngfāngnánqīngqiūjìnshí

jiāngduōjīngyànhuǒshùshǎo宿niǎozhī

zǎowǎnxiāngjiànyìngliányǒubì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远思(yuǎn sī)的意思:深思熟虑,远见卓识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答陈则见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何由慰远思”直接抒发了无法直接安慰远方朋友的遗憾,只能通过吟咏对方寄来的诗作来寄托情感。接下来,“行路方难日”描绘了友人旅途的艰辛,暗示了他们共同面临的困境,而“清秋欲尽时”则寓言了时光流逝,增添了离别之感。

“江多惊雁火”以雁南飞的景象暗喻友人远离,而“树少宿乌枝”则以乌鸦少栖暗示环境的孤寂。最后两句“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早日重逢,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因岁月流逝而增添的些许白发,流露出深深的关怀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和梅花百咏诗·其九十一十月梅

为惜霜红昨日凋,续香补艳倩新条。

一枝迎雪元多丽,何事王维更画蕉。

(0)

和梅花百咏诗·其二十二惜梅

情知无计奈春何,水涘山椒玉一波。

密筱藏阴香几瓣,还愁微霰祝暄和。

(0)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四十六

救日劳劳走啬夫,上天脉脉忆群巫。

火城莫保裴中立,水阵长悲李左车。

高会不成诛宋义,贫交劣得失田苏。

竹王一曲祠今古,山鬼旁招魂有无。

(0)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六十

寻针死计东洋海,失火生缘露地车。

九曲径幽知路蚁,连城珠贱报恩蛇。

魂随月下琴心立,眼透云中扇影遮。

烈焰原头烧不尽,藏春依约绿些些。

(0)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其一

澄宇既涤,清霜欲飞。天地居然,云胡以窥。

勿庸遐瞩,道岂远而。物生必偶,心动则奇。

物无不应,心无不几。遇成秩叙,否必参差。

雷风日月,载此为仪。孰敢自康,吉凶不违。

(0)

书陈罗二先生诗后·其一

白沙飞舞茅龙,一瓠埋头蝇迹。

莫道我狷彼狂,共弄暮天空碧。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