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方难日,清秋欲尽时。
江多惊雁火,树少宿乌枝。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答陈则见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何由慰远思”直接抒发了无法直接安慰远方朋友的遗憾,只能通过吟咏对方寄来的诗作来寄托情感。接下来,“行路方难日”描绘了友人旅途的艰辛,暗示了他们共同面临的困境,而“清秋欲尽时”则寓言了时光流逝,增添了离别之感。
“江多惊雁火”以雁南飞的景象暗喻友人远离,而“树少宿乌枝”则以乌鸦少栖暗示环境的孤寂。最后两句“早晚如相见,应怜有鬓丝”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早日重逢,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因岁月流逝而增添的些许白发,流露出深深的关怀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