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盘山云峰通济桥·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拗折(ǎo shé)的意思:指事物扭曲、变形或弯折,也形容情况复杂或难以解决。
大方(dà fɑ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大度,不拘小节,不计较小事。
津梁(jīn liáng)的意思:津梁意指桥梁,引申为支撑、承担重任的人或事物。
梁柱(liáng zhù)的意思:比喻在团体或事物中起主要作用的支持者或重要成员。
四旁(sì páng)的意思:
◎ 四旁 sìpáng
[nearby places] 指附近的地方途人(tú rén)的意思:指行路中的路人,也泛指过路人。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相妨(xiāng fáng)的意思:互相妨碍、互相干扰
- 注释
- 通:四通八达。
来:来往。
无:没有。
四旁:四周。
津梁:桥梁。
未必:不一定。
相妨:相互妨碍。
吾行:我行走。
拗折:损伤。
津梁柱:桥梁的主要支撑部分。
尽放:全部放开。
途人:过路人。
蹈大方:坦然通过,不受阻碍。
- 翻译
- 道路四通八达没有边,桥梁或许会带来妨碍。
我行走时可能损伤了桥梁,让过路的人都能坦然通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寄题盘山云峰通济桥(其二)》。诗中,诗人以桥梁为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通往通来无四旁"描绘了道路畅通无阻,没有明显的界限或阻碍,暗示着诗人对自由流动的向往。然而,接下来的"津梁未必不相妨"则揭示出,即使是看似便利的桥梁,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成为障碍,暗示人生的复杂性和矛盾。
"吾行拗折津梁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愿意为了某种原则或理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打破常规或阻碍。"尽放途人蹈大方"则是说,诗人愿意让他人自由通行,不设限制,展现出一种豁达和无私的胸怀。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桥梁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路途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和选择的理解,以及他坚持自我、宽容他人的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