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五》全文
- 注释
- 江神:对江河之神的称呼。
河伯:古代对黄河之神的称呼。
醯鸡:醋瓶中的小飞虫,比喻微小。
海若:传说中的海神。
霓:虹霓,指彩虹。
夫差:吴王夫差,历史上以勇猛著称。
水犀手:使用犀牛皮制成的弓箭手。
强弩:强劲有力的弓箭。
射潮低:使潮水下降。
- 翻译
- 江神河伯像醋瓶里的小虫,海若从东方来气息如彩虹。
如何能有夫差那样的勇士,用犀牛皮制成的弓箭,射下三千强弩让潮水退去。
-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八月十五日看潮》之五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描绘,以及内心的情感流露。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这里,诗人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塑造了江神和河伯在月光下欢宴的情景。"两醯鸡"指的是祭祀时所献上的美食,而"海若东来气吐霓"则描绘出潮水汹涌而来的壮观场面,天空中似乎还有云气纠缠,如同神灵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这两句诗,则是对历史上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夫差"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传说他曾经以三千强弩射击大潮,这里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出面对自然之力的无奈和敬畏,以及人类在挑战自然力量时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感悟历史的独特视角,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情怀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