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诲惠钜砚》
《庭诲惠钜砚》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郭君大砚如南溟,化我霜毫鹏翼

安得剡藤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ínghuìhuìyàn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guōjūnyànnánmínghuàshuāngháozuòpéng

ānyǎnténgsānqiānchǐshūjiǔwà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鹏翼(péng yì)的意思:比喻伟大的力量或潜力。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剡藤(yǎn téng)的意思:剡藤是指藤蔓盘绕,形成纠结的样子。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解决或纠正。

霜毫(shuāng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庭诲惠钜砚》。诗中,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方大砚台,比喻为深广的南溟(南海),暗示其砚台之大且珍贵。他接着想象自己手中的毛笔因砚台的滋润而如同鹏鸟的翅膀般展翅飞翔,显示出对友人赠予的砚台的感激和赞美。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更长的剡藤(产自浙江嵊州的优质竹,常用于制作书画用品)的渴望,希望有这样长的剡藤来书写,可以挥洒自如,无需担忧墨水干涸,寓意着对书法艺术无尽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砚台这一物象,寓言了文人墨客的才情与理想,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展现了黄庭坚的文人风骨和对艺术的热爱。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送葬

缟素衣冠塞路尘,白杨风起正愁人。

恩荣分隔泉台夜,金粉情抛翠幄春。

缥缈游魂从变幻,招摇丹旐插荆榛。

智愚今古皆沦没,谁解玄关养谷神。

(0)

过金鱼池·其三

野酌无专向,幽寻信屐踪。

沼鱼晴弄影,沙渚细含风。

虎仆抽新藻,龙兹藉落红。

萧然濠濮上,胸境一时空。

(0)

觉罗八姑贞孝诗

吾尝披卷读蒙庄,天有所全形可忘。

至人委体若遗土,菁华内运神明昌。

相刃相斗万感集,官骸虽具中先戕。

谁能外形笃至性,祓濯灵府生辉光。

觉罗有八姑,派系出天潢。

父为大宗伯,兄秉节钺膺封疆。

姑生幼伤背,天欲厄之人则强。

世人重貌不重德,恶能低头宛颈希颉颃。

兰蕙甘心在幽谷,不与凡卉同芬芳。

瞻依怙恃永朝夕,天伦无忝乐且康。

研经练史发精蕴,陈椒谢絮殊虚张。

冰作肝肠玉作骨,贤媛自古谁能方。

安得长留此姑作轨范,尽化天下闺阁咸端庄。

奈何维皇不佑善,年未三十旋中殇。

慈闱白发呼孝女,兄亦蹀躞悲雁行。

残编摭拾在人口,将与日月争辉煌。

八十六则圣贤髓,熊熊瑞焰腾篇章。

男儿读书万卷骋才骏,几人肯搆颜曾堂。见此?

眙应阻丧,抚躬翻觉形摧藏。

吁嗟嘻,我亦具此堂堂七尺之丰仪,嗜古岂屑矜文词。

即今因循忽衰老,不觉汗下惭须眉。

熏沐反覆还自叹,纵能愤激时亦迟。

我朝德化如关睢,公族公姓多歧嶷。

讵意残驱弱质一女子,姱修直与名儒齐。

支离疏,申徒嘉,古人立说非吾欺。

天全真觉形可遗,于戏天全真觉形可遗,高山仰止穷攀跻。

(0)

雨后读吴好山诗刻

晓风散微凉,阶前昨夜雨。

浅草新绿滋,佳禽隔窗语。

独坐闻皋兰,幽香度远渚。

展读好山诗,萧然涤尘虑。

仰首见孤鸿,遥向前峰去。

(0)

战城南

战城南,城南烽火促。

两锋相接鼓声死,将军帐前鬼夜哭。

锦衣朱襮,饮酒食肉。生受国恩,甘殉溪谷。

我岂不同仇,我实不谷。

(0)

小淩河

驱车锦水湄,水净碧无波。

我闻贺夫子,游钓此岩阿。

斯人虽云逝,流风被已多。

锦水深且广,闾山高峨峨。

邈矣先生风,千秋共不磨。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