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鸿门(hóng mén)的意思:指陷害别人,暗中设下圈套,使其无法自拔。
坑降(kēng jiàng)的意思:指遭受陷害或受骗,比喻落入别人设下的陷阱中。
沛公(pèi gōng)的意思:指刘邦,刘邦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后来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咸阳(xiá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的各种情感、行为都是多样的,不可预测。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西楚》,是清代诗人张敏求所作。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古代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感慨。
首句“已破咸阳更向东”,描绘了西楚霸王项羽在攻占秦都咸阳后,继续东进的壮阔场景。接着,“山河偏忘定关中”一句,表达了项羽在征服过程中可能对中原大地的美景与历史文化的忽视,暗含了对历史人物追求权力时可能失去对文明与传统的敬畏之意。
“如何廿万坑降卒,不忍鸿门杀沛公。”这两句则聚焦于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决策,面对刘邦(沛公)的求和,项羽最终没有选择直接杀害刘邦,而是将二十万投降士兵坑杀。这种对比鲜明的处理方式,凸显了项羽性格中的矛盾之处——他既有着英雄豪迈的一面,又在关键时刻显得犹豫不决,甚至有些仁慈。这种复杂的人性描绘,使得历史人物更加立体,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权力、人性以及历史选择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历史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转折,使得诗歌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