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月凉乘筏,山云暗发桥。
沙明悬鹭浴,波冷著萤烧。
孤唳(gū lì)的意思:形容孤独无助,无人相助。
鸿天(hóng tiā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无穷。
水曲(shuǐ qǔ)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态度不正直,善于投机取巧,没有原则。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泛舟于清溪之上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
首句“平田通水曲”,描绘了水面如镜,与蜿蜒曲折的水流相接,平旷的田野与流动的水波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接着,“乱树切烟霄”一句,通过“乱树”与“烟霄”的对比,展现了树木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更为高耸入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溪月凉乘筏”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凉的夜晚,月光洒在溪水上,乘着竹筏,感受着月色与水波的交融,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凉爽。“山云暗发桥”则描绘了山间云雾弥漫,仿佛从桥下升起,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
“沙明悬鹭浴”一句,通过“明沙”与“悬鹭”的动态结合,展现了鹭鸟在明亮的沙滩上沐浴的情景,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波冷著萤烧”则以“冷波”与“萤火虫”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冷暖交错、静动相宜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姿。
最后,“隐隐闻孤唳,一鸿天际遥”两句,通过远处传来的一声孤雁的鸣叫,以及那遥远天际的鸿雁,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辽阔与深远,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宇宙广阔、生命渺小的深刻感悟。
守节如初未足观,毫釐终始实其艰。
郑公勇却枢衡贵,卫叔羞居荷橐班。
冷暖万端炊饭顷,是非一著弈棋间。
江湖无限孤高客,拭目看公此召还。
一瓮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
杯宽却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黄叶深。
当路星轺已钳口,异乡风物更关心。
何时系艇秋江上,醉卧芦花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