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烂嚼、唾碧沾人衣袂。
文君曾见否,留问南来燕子。
灯人(dēng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黑暗中拿着灯笼前行,形容一个人孤身一人,没有伴侣或同伴。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孤单(gū dān)的意思:独自一人,没有伴侣或朋友,感到寂寞和孤独。
好语(h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美好、善良的话语。
镜听(jìng tīng)的意思:指能够深入倾听,全面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婪尾(lán wěi)的意思:形容人贪婪不知足,追求无度。
路数(lù s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行为作风、胆略、才能等的水平和程度。
屏山(pí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景象。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深意(shēn yì)的意思:深刻的含义或意义。
诗魂(shī hún)的意思:指具有诗意或诗人般的情感和才华。
守岁(shǒu suì)的意思:守夜,守卫岁时不睡觉,特指除夕夜不睡觉,以祈求平安吉祥。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团圆(tuán yuán)的意思: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文君(wén jūn)的意思:指善于文学、才艺出众的女子。
宜男(yí nán)的意思:适合男子使用的,男性适宜的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这首《丁香结·除夕,和梦窗》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温馨与哀愁交织的情景。
“辞腊鼍寒”,开篇即以“鼍寒”点出冬末的寒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更迭。“供朝盘暖”则转而描绘出节日的温暖氛围,通过食物的热气营造出家的温馨感。“婪尾婆娑曾醉”,这里借酒后的轻盈舞动,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释放情感的欢乐状态。
“忆剪钗红腻,茸烂嚼、唾碧沾人衣袂。”这一句通过回忆往昔的场景,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色彩与情感的世界,红色的发钗、绿色的唾液,都成为记忆中的鲜明符号。“绿窗梅盏咒,团圆会、故园梦里。”绿窗前的梅花,象征着纯洁与希望,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仿佛在梦中重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宜男羞舞,尚会好语,年莺深意。”“宜男”是一种植物,常被用来象征生育与繁衍,此处以之为舞伴,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年莺”则是指春天的黄莺,其鸣叫声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今似。守岁拚孤单,路数屏山未睡。”尽管现在可能独自守岁,但心中仍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即使身处屏山之中,也无法阻挡内心的热烈。
“祭馁诗魂,占迟镜听,拥灯人背。”“祭馁”意味着在饥饿中寻找慰藉,这里的“诗魂”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迟镜听”则是在等待新年钟声的那一刻,通过镜子倾听时间的脚步。“拥灯人背”则是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与自己相伴,感受孤独中的温暖。
“山静犹是太古,悄立无春地。”这句话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宁静,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内心的平静与思考。“文君曾见否,留问南来燕子。”最后,诗人以文君(卓文君)的故事为引,询问南来的燕子是否见过文君,以此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之夜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也不乏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节日中的种种细节与情感,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与生活气息。
召节从来蜀道西,遗思人尚襆青泥。
禁中手笔由裁制,天下英雄在挈携。
密议金銮应有记,登庸石刻伫重题。
纶闱盛宴仙鳌会,飞集翩翩五凤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