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至 洛 中 寒 食 宋 /梅 尧 臣 西 洛 逢 寒 食 ,依 依 似 昔 年 。千 门 方 禁 火 ,九 野 自 生 烟 。飘 泊 梨 花 雨 ,追 随 杏 叶 鞯 。游 人 莫 惜 醉 ,风 景 满 伊 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禁火(jìn huǒ)的意思:禁止火灾,预防火灾。
九野(jiǔ yě)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山势崎岖。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生烟(shēng yān)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烟雾腾腾的样子。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伊川(yī chuā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形容春天或夏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追随(zhuī suí)的意思:追随指的是跟随、追赶别人,表示紧跟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追随别人的行动。
梨花雨(lí huā yǔ)的意思:形容梨花飘落时像雨一样密集,用来形容景物美丽壮观。
杏叶鞯(xìng yè j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华丽而不实在。
- 注释
- 西洛:洛阳。
寒食:清明节。
依依:依恋,仿佛。
昔年:过去的日子。
千门:城中的众多房屋。
禁火:禁止烟火。
九野:广阔的乡村。
生烟:升起炊烟。
飘泊:漂泊流浪。
梨花雨:比喻梨花飘落如雨。
杏叶鞯:装饰有杏叶的马鞍。
游人:游子,旅行者。
莫惜:不要吝惜。
伊川:古代地名,今河南洛阳地区。
- 翻译
- 在洛阳度过寒冷的清明节,情景依稀像往昔。
城中的千家万户刚禁绝烟火,野外的乡间自生袅袅炊烟。
我在飘落如梨花般的雨中漂泊,跟随杏叶装饰的马鞍前行。
游子们,请不要吝惜沉醉,因为伊川的美景无处不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再至洛中寒食》,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洛阳过寒食节时的情景。首句“西洛逢寒食”点明地点和时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洛阳城内因禁火而显得格外宁静。"依依似昔年"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重游旧地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千门方禁火,九野自生烟”形象地展现了洛阳城内禁火的景象,与野外自然升腾的炊烟形成对比,富有画面感。"飘泊梨花雨"以梨花雨的飘落,增添了季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漂泊之感。"追随杏叶鞯"则借杏叶装饰的马鞍,寓言自己如同这马鞍上的行者,不断追寻着生活或理想的踪迹。
最后两句“游人莫惜醉,风景满伊川”劝诫游人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清醒,应尽情欣赏眼前的美景,因为伊川(洛阳的别称)的风光足以让人陶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梅尧臣清新淡雅的诗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八日记梦
冥冥落月子规哭,幽人梦成续复续。
茅檐坏砌到何许,酴醾架倒留紫竹。
紫竹新抽雨又滋,泪粉娟娟凝翠玉。
梦中自省非宿游,又意檐村旧林谷。
阿连对床呼得醒,亦说梦作看花行。
看花梦向江南去,江石荦确屐有声。
行逢古屋郁峥嵘,仙家释氏俱莫名。
看花非扬亦非洛,但见满眼灼灼朝霞明。
梦中又意东庄路,普圆寺下芙蓉树。
主人亦道旧相识,乃复不逢户外屦。
嗟我与君无自疑,夜之所梦昼所为。
扁舟若具可径归,知长不必询筮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