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林 寺 上 方 塔 宋 /董 嗣 杲 尘 外 乾 坤 岂 易 窥 ,上 方 寻 胜 短 筇 随 。病 僧 借 榻 山 衣 破 ,卧 佛 当 门 石 塔 危 。乱 竹 迸 阶 交 密 树 ,荒 苔 沿 壁 缠 疏 枝 。幅 巾 居 士 修 行 久 ,爱 说 浮 光 死 战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迸阶(bèng jiē)的意思:指突破阶级界限,超越自身身份地位。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幅巾(fú jīn)的意思:指巾帛的尺寸大小,也比喻事物的规模大小。
浮光(fú guāng)的意思:浮光指的是光亮闪烁的现象,也可用来形容虚幻、不真实的景象。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交密(jiāo mì)的意思:密切交流,互相沟通。
借榻(jiè tà)的意思:借用别人的床榻,比喻寄宿他人,借他人之力。
密树(mì shù)的意思:比喻事物密集、众多。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山衣(shān yī)的意思:指山野间的草木。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寻胜(xún shèng)的意思:寻找胜利或成功的方法或途径
战时(zhàn shí)的意思:战时指的是战争爆发或战斗进行的时期。
- 鉴赏
这首宋诗《东林寺上方塔》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作者在东林寺上方游历的景象。首句“尘外乾坤岂易窥”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远离尘嚣,难以轻易触及,充满了神秘与宁静。诗人手持简陋的竹杖“短筇随”,表达了对清幽环境的探索之意。
第二句“病僧借榻山衣破”描绘了一位身患疾病却依然坚守修行的僧人,他的破旧衣物映衬出生活的艰辛,但精神却坚韧不拔。接下来,“卧佛当门石塔危”描绘了寺庙门前的巨大石塔,塔身巍峨,仿佛静观世事,又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
“乱竹迸阶交密树”写出了竹林的繁茂,竹子蔓延至台阶,与周围的树木交织,营造出一种自然与禅意相融的氛围。最后一句“幅巾居士修行久,爱说浮光死战时”聚焦于一位长年修行的居士,他沉醉于佛法之中,谈起世间的纷扰,似乎能以超脱的态度看待生死之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东林寺上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以及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感悟,富有哲理和深沉的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