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新 繁 县 麦 秀 两 岐 宋 /袁 说 友 丰 碑 喜 瑞 熟 摩 挲 ,后 至 深 惭 拙 政 多 。鲁 国 不 闻 三 月 治 ,渔 阳 敢 说 两 岐 歌 。年 丰 今 日 鱼 旟 梦 ,农 兆 前 村 鹳 鹊 窠 。又 见 东 阡 西 陌 雨 ,倚 楼 遥 望 湿 轻 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丰碑(fēng bēi)的意思:指留下有关人或事物的伟大、辉煌的纪念物或事迹。
鹳鹊(guàn què)的意思:形容不同类别、性格、能力的人或事物相互之间的搭配不合适。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两岐(liǎng qí)的意思:两个分叉的道路,比喻选择困难或进退两难的境地。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年丰(nián fēng)的意思:年年丰收,年景丰盛,形容农作物或收入丰富。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拙政(zhuō zhèng)的意思:指笨拙的政治手法或政治行为。
两岐歌(liǎng qí gē)的意思:两岐歌是指在两个分道口上唱歌,比喻人在抉择时犹豫不决。
- 翻译
- 抚摸着这座充满喜悦的丰碑,后到的人深感自己政务无能。
在鲁国这样的地方,没有听说三个月就能治理好,渔阳人怎敢唱起赞美丰收的歌曲。
今年丰收,如同鱼旟之梦,农事吉祥预示着前村的鹳鹊鸟巢繁盛。
再次看到东西田野间雨水润泽,我独自倚楼远望,轻蓑被微雨打湿。
- 注释
- 丰碑:象征着功绩或成就的石碑。
摩挲:抚摸,表示对丰碑的敬意。
拙政:指政务处理能力不足。
鲁国:古代诸侯国,这里代指有良好治理的地方。
渔阳: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暗示其他地方的人。
两岐歌:比喻丰收的赞歌。
鱼旟梦:以鱼旗图案的梦象征丰收。
鹳鹊窠:鹳鹊筑巢,寓意农事兴旺。
东阡西陌:泛指田野道路。
轻蓑:轻便的蓑衣,穿着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新繁县麦秀两岐》,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政绩的反思。首句“丰碑喜瑞熟摩挲”描绘了丰收的喜悦,人们抚摸着象征丰年的石碑,表达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政绩的肯定。然而,“后至深惭拙政多”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治理地方的自责。
接下来的两句“鲁国不闻三月治,渔阳敢说两岐歌”,通过典故暗示自己虽然没有像鲁国那样短时间内实现显著的治理成效,但也不敢妄言渔阳般的歌舞升平,表明他对自身工作的谦逊态度和对百姓生活的忧虑。
“年丰今日鱼旟梦,农兆前村鹳鹊窠”进一步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鱼旟(古代官府出行时的旗帜)入梦,意味着丰收的愿景,而鹳鹊筑巢则预示着农事的兴旺。诗人借此表达对来年丰收的期盼。
最后一句“又见东阡西陌雨,倚楼遥望湿轻蓑”,诗人站在楼上远望,看到雨润田间,麦苗生长,不禁联想到农人的辛劳,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收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政绩的反思和对民生的深情,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忧民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