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鞠隐堂卷》
《题鞠隐堂卷》全文
明 / 张孟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玉雪为颜白发鲜,儿孙满眼曾玄

彩衣献寿春酒,黄菊当期九月筵。

天上蟠桃今已熟,堂阴萱草争妍

丹青解写名门德,留取家声世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彩衣(cǎi yī)的意思:指华丽多彩的衣服。

春酒(chūn jiǔ)的意思:春天的酒宴,指喜庆、欢乐的聚会。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当期(dāng qī)的意思:指当前的时期或阶段。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发鲜(fā xiān)的意思:指事物变得更加新鲜、美好,比喻事物焕发出勃勃生机。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留取(liú qǔ)的意思:保留、保存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名门(míng mén)的意思:指有名望、有声望的家族或门第。

蟠桃(pán t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程非常缓慢或停滞不前。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世传(shì chuán)的意思:世代相传的事物或传说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献寿(xiàn shòu)的意思:献上长寿的祝福

萱草(xuān cǎo)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奕世(yì shì)的意思:形容才华出众、卓越非凡。

玉雪(yù xuě)的意思:形容纯洁无暇、清白无瑕的美好品质。

曾玄(zēng xuán)的意思:曾经拥有过的智慧或才能,现在已经丧失或淡忘。

争妍(zhēng yán)的意思:争相追求美丽或者优秀。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孟兼的《题鞠隐堂卷》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景象。首句“玉雪为颜白发鲜”赞美了鞠隐堂主人的容颜如冰雪般纯洁,虽已年长却精神焕发。次句“儿孙满眼见曾玄”则体现了家族的繁荣和子孙满堂的热闹气氛。

“彩衣献寿三春酒”描绘的是春天里子孙们穿着鲜艳的彩衣为长辈祝寿,举杯共饮美酒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接下来,“黄菊当期九月筵”暗示了重阳节的到来,家人团聚,共享菊花宴的温馨时光。

“天上蟠桃今已熟”暗指长寿和吉祥,以神话中的仙桃寓言家族的福气和长寿。而“堂阴萱草故争妍”则借萱草寓意母亲的慈爱,象征家庭和睦,母爱如春。

最后两句“丹青解写名门德,留取家声奕世传”总结全诗,赞美鞠隐堂家族的美德得以通过丹青画卷流传后世,表达了对家族声誉和优良传统的珍视与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鞠隐堂的家族盛事,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和谐与尊老爱幼的美德。

作者介绍

张孟兼
朝代:明   籍贯:浙江浦江

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猜你喜欢

杭州卢录事山亭

山色满公署,到来诗景饶。

解衣临曲榭,隔竹见红蕉。

清漏焚香夕,轻岚视事朝。

静中看锁印,高处见迎潮。

曳履庭芜近,当身树叶飘。

傍城馀菊在,步入一仙瓢。

(0)

赠韩协律

永日微吟在竹前,骨清唯爱漱寒泉。

门闲多有投文客,身病长无买药钱。

岭寺听猿频独宿,湖亭避宴动经年。

亲知尽怪疏荣禄,的是将心暗学禅。

(0)

送僧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

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

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0)

将之上京留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半似无名位,门当静处开。

人心皆向德,物色不供才。

酒兴春边过,军谋意外来。

取名荣相府,却虑诏书催。

(0)

废宅花

数树荒庭上,芬芳映绿苔。

自缘逢暖发,不是为人开。

色艳莺犹在,香消蝶已回。

相从无胜事,谁向此倾杯。

(0)

榜曲

荷花明灭水烟空,惆怅来时径不同。

欲到前洲堪入处,鸳鸯飞出碧流中。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