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三魏相》
《咏史·其三魏相》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赵禹张汤网未收,外人偃化方流

丞相但看汉故事何但宣皇不用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方流(fāng liú)的意思:指事物的流动方向或走向。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

何但(hé dàn)的意思:只有,仅仅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汤网(tāng wǎng)的意思:汤网是一个成语,意为被困住或陷入困境。

外人(wài rén)的意思:指不属于某个团体或群体的人,也指不熟悉或不了解某个地方、环境或事物的人。

偃化(yǎn huà)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性格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变得谦和、温顺。

翻译
赵禹和张汤的法律如网般严密还未收束,
朝外之人董偃的行为却如同洪水般泛滥。
注释
赵禹:汉代名臣,以执法严苛著称。
张汤:另一位汉代名臣,以断案公正闻名。
网:比喻法律或制度的约束。
收:停止,结束。
外人:指朝堂之外的人,这里可能暗指权臣董偃。
董偃:西汉时期宠臣,有干预朝政之嫌。
化方流:形容行为不受约束,四处蔓延。
丞相:古代官职,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汉故事:前朝(汉代)的旧例或历史教训。
宣皇:此处可能指汉宣帝刘询,以其明智著称。
不用周:不效仿周朝的制度,暗示不拘泥于传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三)魏相》,通过对历史人物赵禹、张汤和董偃的描绘,表达了对丞相职责的看法。首句“赵禹张汤网未收”暗示了古代执法严苛,法网密布,而“外人董偃化方流”则暗指权臣董偃的影响力广泛,可能腐蚀了政治风气。接着,“丞相但看汉故事”提醒丞相应借鉴历史经验,特别是汉朝的故事,表明处理政务时要谨慎,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或效仿前任。最后一句“何但宣皇不用周”,宣皇指的是汉宣帝,他不用周公之礼的典故,意在说丞相不应仅仅遵循前任的做法,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批评了丞相应当有独立判断和改革精神,而不应一味墨守成规,体现了诗人对丞相责任和智慧的期待。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病起见梅花有感四首·其二

霜月交辉色愈明,风标高节圣之清。

谛观毫发无遗恨,始信名花集大成。

(0)

病起见梅花有感四首·其三

古涧荒郊人迹少,几枝摘索为谁芳。

因思陋巷甘岑寂,为己工夫味更长。

(0)

和姜子谦游晁景迂祠

百年风节仰英游,喜见新诗为点头。

微诋大贤虽可恨,不妨千载略同流。

(0)

园蔬六首·其一

携锄抱瓮不辞劳,要使霜根足土膏。

我去艰难生理窄,却疑学圃属吾曹。

(0)

久不见竹堂高篇辄以湘窣索之两诗继至因用其韵·其一

壶中老子兴不浅,丰颊樽前胜玉梅。

肯为莼羹下犀箸,聊凭催促好诗来。

(0)

过金陵谒吴大帝庙

人苦曹瞒虐,天悲汉禄终。

山河分鼎峙,气象发江东。

一旦墟京洛,弥年豢幼冲。

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

长策资公瑾,雄才得吕蒙。

招延师友义,继述父兄忠。

旧府峨双阙,惊涛涌半空。

风云龙虎势,日月帝王功。

地力因时险,神谋与意通。

屈伸思所济,逆顺审于衷。

骏足嗤交货,灵牙耀即戎。

同盟界函谷,独断保蚕丛。

定霸葵丘劣,推心建武同。

长沙兆生谶,典午赖馀风。

战守遗踪在,登临四望中。

陵迁成万古,世异想群雄。

歌舞居民祀,干戈逐虏功。

征帆来浦外,久客怆途穷。

精锐销孤剑,飘零若断蓬。

徘徊灵庑下,暮叶乱江枫。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