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杨云史少室观雪图》
《题杨云史少室观雪图》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奇峰大月兼高雪,此境人生几得逢?

离俗忍寒才办此,衰残恨未缚縢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月(dà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圆满。

离俗(lí sú)的意思:脱离尘世俗务,不受世俗之累,追求超然自在的生活。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衰残(shuāi cán)的意思:指人体健康衰弱、残疾或事物受损、减少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孤高的雪景图,通过“奇峰”、“大月”与“高雪”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世间难得一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首句“奇峰大月兼高雪”,以“奇峰”形容山峦的奇特与壮观,“大月”则映照出月光的广阔与明亮,两者与“高雪”相映成趣,构成一幅雄伟而又静谧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超然。

次句“此境人生几得逢?”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种美景难得一遇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体验的独特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到了超越日常琐碎的宁静与美好。

后两句“离俗忍寒才办此,衰残恨未缚縢从。”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愿意忍受寒冷,远离尘世的喧嚣,只为能亲身体验这份难得的自然之美。然而,作为“衰残”之人,他或许无法亲自前往,心中充满了遗憾。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渴望,也有对自身局限性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局限的无奈与遗憾,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赓吴竹修雪诗二首·其二

天将洁白洗纷华,谁识人閒有叹嗟。

驴子已无诗客路,羔儿偏属武流家。

惊心玉树伤遗曲,回首琼林忆赐花。

毕竟纷纷总成幻,抱琴无语剡溪涯。

(0)

次韵前人取别二首·其一

初心高处欲穷游,兀坐书窗七月秋。

风雨已成贫甫叹,山云却为老韩收。

从来人事有圆缺,可是天公分去留。

正尔无聊负暄立,赤书忽落剡溪头。

(0)

次韵前人为人诬告受羊

冰檗肝肠无诡随,彼嚚何物妄相持。

梦魂不到菜园破,行止肯教芒屩知。

安用舌埋防异日,空闻肉袒有当时。

从他万口自公议,谁学偿金直不疑。

(0)

次韵陈晟别瀹

世态悠悠合与分,人生总是一浮云。

瘦□悽恻来东野,妙墨淋漓恍右军。

棠峤别时如梦寐,竹林何日共朝曛。

吾今耄矣虽多感,风月相期未厌闻。

(0)

次韵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其三

嵚崟一岭晓光寒,胸次乾坤本自宽。

高处何妨吞里港,倦时浑欲隐中盘。

攒眉旧市谁安宅,加额残民自拥鞍。

慈父母来千载遇,手将平易扫艰难。

(0)

次韵杨君贵

趁小春晴踏险来,相从溪屋冷生涯。

山林眼力空时态,风月诗声起病怀。

薄酒出篘多亦醉,晚菘入馔淡为佳。

人閒乐处聊示耳,此外本无邱与崖。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