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骡三首·其二》
《悼骡三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一钵同行乞,三年不厌贫。

崎岖曲折,雨雪共酸辛

何忍抛愁骨,翻如失故人

言寻旧竹杖彳亍更谁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彳亍(chì chù)的意思:指行走、行动。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曲折(qū zhé)的意思:指事物经历了许多弯曲的道路或经历了许多波折才能达到目标。

酸辛(suān xīn)的意思:形容感觉酸痛和辛辣。

同行(tóng háng)的意思:指同行业的人,同一行业的从业者。

行乞(xíng qǐ)的意思:指乞求行为,通过向他人要求施舍来维持生计。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悼骡三首》中的第二首,通过描述对骡子的哀悼,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陪伴的深刻感悟。

首句“一钵同行乞”,描绘了骡子与僧侣一同行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接着,“三年不厌贫”表达了骡子在艰苦岁月中不离不弃的忠诚,与僧侣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崎岖劳曲折,雨雪共酸辛”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骡子在艰难环境中劳作的情景,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恶劣的天气,它都与僧侣并肩作战,共同承受生活的苦楚。

“何忍抛愁骨,翻如失故人”则表达了诗人对骡子离去的深切哀伤,将骡子比作失去的故人,强调了它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骡子离去所带来的巨大情感冲击。

最后,“言寻旧竹杖,彳亍更谁亲”以寻找旧日竹杖作为象征,隐喻着寻找失去的伴侣或伙伴,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陪伴的珍视,以及对失去骡子后孤独与失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骡子的哀悼,不仅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物种界限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生活艰辛、忠诚与陪伴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剑阁铭

剑门设重险,巨石磨锋铦。

扪藓读铭词,古藻秋霜严。

溯维柳柳州,亦越欧阳詹。

览古复垂戒,字字罗箴砭。

吁嗟乎,前蜀刘禅后孟昶,国无人兮道已丧。

阴平自有裹毡人,如此雄关空复壮。

(0)

寄远

几回闻雁忆连然,天末遥将锦字传。

万里飘流羁远客,十年迢递阻回船。

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

何日刀镮遂初约,免教暗卜掷金钱。

(0)

唐寅桃花庵图

吴中爱看吴人画,况是吴人画最高。

世上祗期为散木,庵前疑复绽新桃。

松风寒处安茶铫,石冻春深试酒槽。

七字志怀颇见道,宁云溪壑兴堪陶。

(0)

记征人语

边月无端照别离,故园何处寄相思。

西风不解征人语,一夕萧萧满大旗。

(0)

送牧堂上人游五台

层崖翠接尉蓝天,百太清风待皎然。

古雪难消山北面,春莺懒到寺东边。

经色渡水何妨湿,衲袖穿花更觉鲜。

不比人间行路苦,离情也废一宵眠。

(0)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其二十二十月

丰年禾黍登,农心稍逸乐。

小儿渐长大,终岁荷锄钁。

目不识一字,每念心作恶。

东邻方迎师,收拾令入学。

后月日南至,相贺因旧俗。

为女裁新衣,脩短巧量度。

龟手事塞向,庶禦北风虐。

人生真可叹,至老长力作。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