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访诸葛,我亦傲檀侯。
寄此醉醒间,以听时运流。
代济(dài jì)的意思:代表帮助或救济他人。
啖名(dàn míng)的意思:指用权势或势力压制他人,使其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发挥能力。
湖滨(hú bīn)的意思:指湖边,泛指水边。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捷径(jié jìng)的意思:指能够迅速达到目的的方法或途径。
经世(jīng shì)的意思:指治理国家、处理世事。
名子(míng zǐ)的意思:指名声、名誉。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邱(shān qiū)的意思:指山与山之间的小山丘,也比喻事物之间的间隔或差异。
时运(shí yùn)的意思:指人生的运气或命运。
世士(shì shì)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拥怀(yōng huái)的意思:指心怀爱护和关怀之情。
运流(yùn liú)的意思:指水流奔涌,形容事物运动迅速,势不可挡。
诸葛(zhū gě)的意思:指智谋超群、才智出众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陶渊明与虚构的“诸葛”、“檀侯”,以及对“啖名子”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个人选择与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首句“陶公经世士,拥怀在田畴”赞美了陶渊明作为一位通晓世事的士人,他的心怀却始终沉浸在田园之中,追求一种远离尘嚣的自然生活。接着,“如彼江湖滨,频代济者愁”则将陶渊明的生活状态比作江湖边上的渡口,频繁迎来送往,但渡口本身并不为过客所愁,暗含着对陶渊明超然物外心境的赞赏。
“人无访诸葛,我亦傲檀侯”两句,通过假设无人拜访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和诗人自己不羡慕檀侯(可能是指某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智慧与个人独立精神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对追逐名利行为的不屑。
“寄此醉醒间,以听时运流”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饮酒来体验人生百态,倾听时间的流转,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理解的方式。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超越。
最后,“如何啖名子,捷径横山邱”是对那些为了追求名声而采取捷径、不择手段的人的批评。这里的“啖名子”形象地描绘了为名利而不顾一切的形象,而“捷径横山邱”则暗示了这些行为最终可能带来的道德沦丧和社会危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个人选择与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