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阅楞严作·其三》
《偶阅楞严作·其三》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毋劳九品莲台,也莫栖栖代世哀。

一念不生真体净,圆通大士应声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九品(jiǔ pǐn)的意思:形容品级低下、地位卑微。

莲台(lián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位置、地位或身份。

栖栖(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没有安定的居所,四处漂泊。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应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对方说什么,自己就立即回答什么,形容应答迅速。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真体(zhēn tǐ)的意思:真实的形象或实质。

圆通大士(yuán tōng dà shì)的意思:指能够以智慧和包容的心态处理事物,达到圆满和谐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世贞之手,名为《偶阅楞严作(其三)》。诗中以“楞严”为背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的哲学思考。

首句“毋劳九品忆莲台”,借用佛教中的九品莲花喻义,意在提醒读者不必过于执着于外在的修行层次或境界,而应将注意力转向内心的净化与提升。这里的“莲台”象征着佛教中的觉悟之路,通过比喻,诗人鼓励人们超越形式上的追求,深入内心,寻求真正的觉醒与解脱。

次句“也莫栖栖代世哀”,进一步强调了对世间苦难的淡然态度。诗人劝告人们不要因世间的悲欢离合而过度忧虑或悲伤,而是要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理解并接受生命的无常和苦难,从而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后两句“一念不生真体净,圆通大士应声来”,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清净与佛性的显现。通过“一念不生”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内心达到空寂状态的重要性,即去除杂念,让心灵回归本真。同时,提到“圆通大士应声来”,暗示了当一个人的心灵达到纯净的状态时,自然会与宇宙间的智慧和慈悲相连接,得到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探索内心的深处,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句·其十五

泉声如有语,山色自忘形。

花觉青春半,山将白昼阴。

(0)

句·其二十二

道上飞来燕,帘间不避人。

(0)

句·其二

压角旧仪烦阁老,濡毫逋责费公移。

(0)

句·其一

南郭迎天使,东郊诏隐人。

(0)

从此天津南畔景,不教都属邵尧夫。

(0)

水边早梅

梅花淡淡著寒烟,漏泄春光老屋边。

会被清池写疏影,一枝分作两枝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