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宫词》
《春宫词》全文
元 / 徐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沉沉别院流莺,惊断春风梦里情。

坐试舞衣因力倦,起临妆镜觉愁生。

馀香细拂芙蓉帐,小燕频窥翡翠旌

不意中官传唤急,侍朝得与殿头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院(bié yuàn)的意思:指在同一个院子里,有两个独立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不意(bù yì)的意思:意料之外,出乎意料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传唤(chuán huàn)的意思:传递、转达消息。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翠旌(cuì jīng)的意思:翠色的旌旗,比喻君王的威严和权力。

翡翠(fěi cuì)的意思:指美丽的绿宝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物品。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侍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官员侍奉在朝廷之上。也用来形容高官显贵的待遇。

头行(tóu xíng)的意思:指首要的行动或行列。

意中(yì zhōng)的意思:指心中所想、所愿,即内心的意愿或目标。

中官(zhōng guān)的意思:指在官场上位高权重的官员。

妆镜(zhuāng jìng)的意思:指人在镜子中照看自己的容貌,比喻人为了追求虚荣而花费时间和金钱打扮自己。

芙蓉帐(fú róng zhàng)的意思:指美女的脸蛋儿,也指妇女的装饰品。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徐贲的《春宫词》描绘了一幅宫廷内春天的景象。首句“沉沉别院语流莺”,以莺鸟在深院中鸣叫的生动画面,暗示了宫中的寂静和春意盎然。"惊断春风梦里情",则通过莺声打断了主人公在春梦中的情感波动,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坐试舞衣因力倦,起临妆镜觉愁生”,通过描写主人公试图起身跳舞却因疲惫而停下,以及对着镜子照见自己愁容满面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情绪变化。

“馀香细拂芙蓉帐,小燕频窥翡翠旌”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绘,如余香轻拂纱帐,小燕频频探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落寞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来衬托人物心境。

最后两句“不意中官传唤急,侍朝得与殿头行”,揭示了主人公突然被紧急召见,不得不离开私密空间,前往朝堂的场景,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紧张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宫女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微妙,同时也反映出宫廷生活的某种压抑和不自由。

作者介绍

徐贲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浣溪沙.忆西湖

却忆西湖烂漫游。水涵山影翠光浮。

轻舟短棹不惊鸥。

带露精神花妩媚,依风情态柳温柔。

莺歌燕语巧相留。

(0)

感时

旧谷新丝价未平,田苗一半属官青。

白头老子面如鬼,倚杖开门见彗星。

(0)

江月图

冥冥一叶轻,不知水与天。

独于颢气中,仰见素璧圆。

超然狂道士,起视清夜阑。

自拈白玉笛,吹此江月寒。

想当万籁息,逸响流空烟。

我从江海来,形留意先还。

何当买渔篷,追此水墨仙。

(0)

赠常熟贺公叔隐士

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

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

公叔季贞后,不为世网縻。

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

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

难偕集雍鹭,宁作曳尾龟。

慈仁盖天性,惠泽施鳏嫠。

倒囷食流冗,死葬病有医。

人今泣遗爱,若见岘首碑。

肯构有材子,修德亦庶几。

高风自兹显,岂病知者希。

(0)

楚平王庙

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十年军入郢,势如波捲萍。

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

将隳七世庙,先坏百里城。

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

惊涛寄怒馀,遗庙罗千楹。

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泠。

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

淫俗敬魑魅,何人顾威灵。

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0)

风流子·其一

阑干休去倚,长亭外、烟草带愁归。

正晓阴帘幕,绮罗清润,西风环佩,金玉参差。

深院悄,乱蝉嘶夏木,双燕别春泥。

满地残花,蝶圆凉梦,半亭落叶,蛩感秋悲。

兰屏馀香在,销魂处、憔悴瘦不胜衣。

谁念凤楼当日,星约云期。

怅倦理鸾筝,朱弦空暗,强临鸳镜,锦带闲垂。

别后两峰眉恨,千里心知。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