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期卢道士见宿不至》
《秋夜期卢道士见宿不至》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扫石待瑶驾,焚香立阴阶。

如何道机熟,反使音期乖。

暝色带疏竹,秋声连夜斋。

无因丹诀默默此时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丹诀(dān jué)的意思:指红色的秘诀或重要的指示。

道机(dào jī)的意思:指人的聪明才智和机智能力。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何道(hé dào)的意思:以何种方法或途径

机熟(jī shú)的意思:形容对某种技能或知识非常熟练,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连夜(lián yè)的意思:连续一整夜,不间断地进行某项活动。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扫石(sǎo shí)的意思:扫除障碍物或不利因素,使事情顺利进行。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期待卢道士来访的秋夜场景,充满了静谧与期待的氛围。

首句“扫石待瑶驾”,诗人精心清扫石面,以迎接卢道士的到来,这里的“瑶驾”借指仙人或高士乘坐的车驾,体现了对卢道士的尊敬与期待。接着,“焚香立阴阶”,诗人点燃香火,站在阴凉的台阶上,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氛。

“如何道机熟,反使音期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与失落。原本希望借助与卢道士的交流,增进对道法的理解,却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愿,使得期待与现实产生了偏差,流露出一丝遗憾和无奈。

“暝色带疏竹,秋声连夜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昏暗的天色笼罩着稀疏的竹林,秋风轻拂,带来阵阵声响,仿佛在为夜间的斋戒仪式伴奏。这一景象既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寂与虔诚。

最后,“无因问丹诀,默默此时怀”,诗人意识到无法直接向卢道士请教关于道家修炼的秘诀,只能默默怀揣着这份渴望与期待。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等待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清舒山馆·其二

山泉过雨冽而清,更折枯枝松下烹。

一缕才看林际出,片云忽与半空横。

(0)

小金山·其四

日照孤峰生翠烟,滦河水共碧空鲜。

寄语山灵好看待,莫教佳景让江天。

(0)

怀柔县东叠旧作韵

古县枕平皋,襟带山河美。

往来几度间,总在高秋里。

柳阴罨翠凉,兰陔循迤逦。

近陇复遐町,维糜亦维芑。

爽挹金风吹,润宜玉露靡。

西成指日临,仓箱庶可拟。

忆我前岁秋,取道亦于是。

长途阅歉收,日夕愁无已。

此地称较可,周遭祗数里。

今年实厚庆,美不胜屈指。

岂其考农经,邀丰符祭癸。

都缘造物仁,绥屡幸致尔。

教养有相因,切切念以此。

盈虚递转运,慄慄更忧只。

九穗亚茎生,白雀食蝗死。

德感我未能,惟励志不徙。

来来守牧臣,莫道丰年喜。

馀三有后谋,我尔其曷以。

(0)

青龙桥西

按辔兰皋嘶玉骢,香山遥在白云中。

宜人堤上芳荷气,兆岁汀边华黍风。

络纬咽声凉意到,梧桐疏影霁光通。

半年忧慰纷萦缪,未敢先秋便道丰。

(0)

池上居·其二

乍见锦绷包,旋听绿玉敲。

有堂如白傅,不雨度西郊。

啭树莺求友,衔莎雀补巢。

一泓相对处,无虑置杯胶。

(0)

赋得杨花

又见杨花舞,清和节令初。

纷纷岂有瓣,去去总乘虚。

颃颉迷狂燕,噞喁引醉鱼。

诗题供雨后,画景称春馀。

憎爱全无系,飘沉任所如。

莫教频点砚,镇日笼纱疏。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